人民日报推荐:2024年必备好心态
人民日报推荐:2024年必备好心态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自身。 ——杨绛
人生是诸多习惯的缩影,匹配“对”的行为,生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大放异彩。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人民日报》推荐的9个好习惯,在2024年实现自我蜕变。
忌沉迷熬夜,宜早睡早起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习惯性熬夜,却不知这会给身体带来巨大伤害。多伦多大学的研究表明,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睡眠不足都是生命最大的杀手。早睡可以养精蓄锐,让你时刻保持充沛活力;早起则能让你从容规划一天的行程,提高工作效率。
忌迷茫焦虑,宜明确目标
现代人常常陷入焦虑,这往往源于对结果的过度追求而忽视了过程。要克服焦虑,关键是要明确目标,将大目标拆解为具体可行的小步骤,一步步踏实前行。正如作家周轶君所说:“焦虑的反义词是什么?是具体。脚踩到具体的路径上,一步步往前走的时候,就没有了焦虑。”
忌沉湎想象,宜付诸行动
美国成功学家格林曾因未及时行动而错失创办联邦快递的机会,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心理学中的“后悔的时间模型”指出,因错过而产生的后悔往往更难弥补。因此,不要让完美的计划停留在想象中,勇敢迈出第一步,答案就在行动中。
忌自我设限,宜勇于挑战
《精进》一书中提到,面对困难时,我们往往会被自己的思维惯性所限制。但人生充满无限可能,厦大保安周德新51岁开始自学,最终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敢突破自我设限,才能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忌心态浮躁,宜沉稳平和
沉稳平和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帮助我们看透事物本质,做出正确判断。正如有人所说:“沉稳平和是思维成熟的标志,能让我们向内寻求更深层次的自由,看轻一切虚幻的表象。”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
忌总是攀比,宜专注自己
盲目攀比只会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焦虑。《生活大爆炸》中提到:“不是所有人都能功成名就,大部分人需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寻找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必过分关注他人的成就,而应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成长和幸福上。
忌纠结拖延,宜现在就做
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士患有拖延症。拖延不仅会耽误事情,还会让人变得犹豫消极。想要克服拖延,可以尝试“5秒定律”:在心里倒数5个数,然后立即行动起来。给自己设定临界点,可以提高执行力,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忌渴求完美,宜自我接纳
完美只是一种执念,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幻想光明是没用的,唯一的出路是认识阴影。”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允许自己犯错,允许事情不如预期,才能达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忌时刻紧绷,宜张弛有度
“穿针效应”实验表明,过度紧张反而会影响表现。就像作家吴淡如的故事一样,过度焦虑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给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间,保持适当的松弛感,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三毛曾说:“世间的人和事,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我们只需要把自己修炼成最好的样子,然后静静地去等待。”2024年已经到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通过改变心态和习惯,拥抱更加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