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保卫谈公众人物如何引领社会正能量
郑保卫谈公众人物如何引领社会正能量
近日,一位名叫“鹿道森”的网红摄影师在社交媒体上留下一封遗书后失联,最终在宁波象山石浦海域被发现,已无生命体征。这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网络环境和公众人物责任的广泛讨论。在当今社会,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引领社会正能量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公众人物的标杆作用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看来,公众人物因其特殊身份和较大影响力,更应该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示范作用。“相比于普通人,公众人物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对社会和公众起到一定示范作用。焦裕禄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公众人物应该在社会上和公众面前起到‘标杆作用’,发挥‘正效应’、增添‘正能量’,做到德才兼备、德艺双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丁柏铨教授也指出,公众人物作为精英群体,应该在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比普通公众更加努力、更加出色。“他们在社会心理层面往往占有较大优势,握有相当多的社会资源,并成为拥有相应话语权和较大话语影响力的人物。”
践行正能量的具体路径
那么,公众人物应该如何具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不同领域的公众人物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作家二月河认为,作家应该在作品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学作品对社会人文环境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作家来说,不但要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要在作品中予以充分体现,实现文学作品对社会人文环境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
航天英雄聂海胜则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精神。“2003年,正当我们全体航天员备战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之际,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2月1日在重返地面过程中突然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但大家依然纷纷表示:‘时刻准备接受考验,个个争当首飞第一人。’”
乒乓球教练孔令辉则强调了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形象的重要性。“作为教练员,平时在教育运动员时,我会要求她们注重形象。因为每个成功的运动员背后,都有一大批球迷把她们视为偶像和学习的榜样,只有尽力做得完美一点,才能给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
自珍自重,守护清名
然而,近年来一些公众人物的负面新闻频发,如嫖娼、赌博、吸毒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形象,更对社会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郑保卫教授指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人没有处理好义与利、名与誉的关系。“要处理好义与利、名与誉的关系,摆正自己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做好人、谋好事、守清名。”
面对这些问题,社会各界纷纷采取行动。中国作协、中国文联相继发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议书,北京市演出行业协会签订禁毒承诺书,上海演艺界人士呼吁带头传播正能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已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不得邀请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
呼吁与建议
在当今社会,公众人物更应该珍视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则,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正如郑保卫教授所说:“公众人物应该在社会上和公众面前起到‘标杆作用’,发挥‘正效应’、增添‘正能量’。”
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公众人物的监督,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他们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