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霞:用创新与爱心架起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的桥梁
李博霞:用创新与爱心架起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的桥梁
“我不仅是康复治疗师,更是特殊儿童的教育者。”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康复治疗三科主任李博霞如是说。从业20余年来,她始终坚守在特殊儿童康复教育的第一线,用创新和爱心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会的大门。
创新引领:从密集干预到融合教育
2019年,李博霞在院内牵头实施了孤独症特色诊疗方案密集化教育教学。这种模式通过每周30小时、持续3个月的高强度干预,帮助孤独症儿童快速掌握各类学习、生活技能以及必要的社交能力。
3岁半的小宇就是这一项目的受益者。在接受密集干预后,他开始与家人有眼神交流,甚至主动叫出“爸爸妈妈”,让父母激动不已。小宇的进步,正是李博霞团队努力的最好证明。
但李博霞并没有止步于此。她深知,特殊儿童最终要融入社会,仅靠康复治疗是不够的。因此,她将目光投向了融合教育。
2018年,李博霞牵头制定康复教育教学路径,并在临床中推广应用。2022年3月,她开设针对特殊儿童的文化教育课,为适龄患儿提供学习知识的机会。这些课程并非简单照搬普通学校的教学内容,而是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进行了专门设计。比如,在书写教学中,更注重孩子们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以及空间方位感的培养。
融合教育:搭建特殊儿童与社会的桥梁
为了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李博霞还积极组建了陕西省首个特殊儿童艺术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星宝天使儿童艺术团”。这个艺术团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让社会大众看到了特殊儿童的自信与闪光。
2024年8月,李博霞与团队为特殊儿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37名患有孤独症、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的孩子从医院“毕业”,正式迈入幼儿园或小学的大门。这一刻,不仅是孩子们人生的重要转折,更是李博霞团队多年努力的结晶。
科普与公益:让更多人关注特殊儿童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特殊儿童的需求,李博霞建立了“星宝融合教育”“行知特教”等6个科普社交账号,累计发布300余条科普内容,观看量超过100万人次。她还联合院内专家、医生、护理人员,开展线上儿童家庭康复培训课,普及家庭康复训练技巧。
除了线上科普,李博霞还积极投身线下公益活动。她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到黄陵、安康等偏远山区进行上门康复指导。组织团队进入学校、社区,开展科普讲座,至今已让9000多人次受益。此外,她还参与组织了200余场融合公益活动,为特殊儿童搭建与社会力量互动的平台。
双重使命:康复治疗师与教育者的完美融合
从最初的康复治疗师到如今的特殊儿童教育专家,李博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双重使命”。她不仅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康复,更重视他们的教育和未来发展。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正在逐步融入社会,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以大爱为荣,保持积极向上、保持探索创新,我希望将人生价值融入康复事业中,为患儿、为社会做出更多奉献。”这是李博霞的心声,也是她20多年来始终坚守的信念。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康复治疗师的执着,更看到了一名教育者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