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71年前,我们胜利了!今天重温这5场英勇战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71年前,我们胜利了!今天重温这5场英勇战斗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7A03JC100

1953年7月27日,朝鲜半岛板门店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中朝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与“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在这里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终于在这一天胜利结束。

朝鲜停战协定的三种文字版本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朝鲜停战协定中文版签字
朝鲜停战协定英文版签字

彭德怀后来在作《志愿军工作报告》时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名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浴血奋战的胜利史诗是拿鲜血为墨,以生命为纸写成的。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一起致敬抗美援朝战场上永载史册的战斗。

首战两水洞

1950年10月20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占领平壤后,随即兵分多路继续向朝鲜北部边境快速推进,企图在11月23日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到10月下旬,志愿军首批入朝的6个军已全部到位,大战一触即发。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一道共同抗击侵略者。

彭德怀命令邓岳和张玉华率领第118师在温井附近做个“口袋”,一定要歼灭冒进的敌军。邓岳和张玉华下令部队在温井以北修筑工事,设下埋伏,只待敌军自投罗网。

10月25日上午,两辆中型卡车载着全副武装的士兵向北驶来,来者正是南朝鲜军第6师第2团的先头尖兵。负责阻敌的志愿军采取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对他们发起猛烈攻击。突如其来的袭击把这股南朝鲜军彻底打蒙了,火炮未及架设,弹药未及开箱,就悉数被歼。

随后彭德怀亲自起草的电报通过电波传到北京中南海,焦急等待战况的毛泽东得知胜利消息后,随即给志愿军发去贺电:庆祝你们的初战胜利。

1950年10月25日,东西两线志愿军与敌军同时交火,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11月5日,彭德怀命令西线各军停止进攻,东线第42军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奉命于11月7日撤出黄草岭阵地。至此,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以志愿军歼敌1.5万余人宣告胜利结束。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

激战云山城

云山是朝鲜北部的交通枢纽,多条公路在此交汇。云山城周围峰峦起伏,河流纵横。1950年11月1日至3日,中美两军在这里展开交锋,战况激烈,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1950年10月25日至10月29日,志愿军先后歼灭南朝鲜第6师大部和第8师一部。志愿军司令部命令第39军攻歼云山之敌南朝鲜第1师,以阻击其向温井的南朝鲜第6师靠拢。

11月1日总攻开始后,第39军各部队才发觉与他们交战的对手是美骑兵第1师的部队。美骑兵第1师创建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开国元勋师”之称,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是美军的王牌机械化部队。

第39军指战员毫不畏惧,战斗意志更加高昂,打的就是王牌部队!第116师师长汪洋回忆说,“三个团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先后攻入云山市内,与美军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杀声四起,刺刀见红。美国兵从未见过如此神速的猛扑,更不适应近距离的白刃战,渐渐乱了阵脚,溃不成军。”

在第39军的猛烈打击下,第348团第2营第4连1排乘胜攻占云山机场,缴获飞机4架。3日晚,第345团全歼被围于诸仁桥地区的美军,至此,云山战斗胜利结束。

奔袭三所里

1950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反击打响。打歼灭战共需要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诱敌深入,第二个阶段是战役反击,第三个阶段是战役追击。在毛泽东主席和彭德怀的精心布局下,狂妄的麦克阿瑟钻入“口袋阵”中。

11月25日,第38军和第42军在正面4个军的积极配合下,向深远纵深实施双重迂回,成功截断敌人后路。三所里是“联合国军”北进的战略要地,也是志愿军截击美军主力南逃的一道“闸门”。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反击打响了!西线美军主力正在向着三所里和龙源里这两处南撤的主要关口迅速逃窜。此时距三所里最近的第38军第113师仍然远在70多公里之外,即便如此,第38军军长梁兴初依然向第113师下达了急速穿插三所里的死命令。

第113师的战士们忍受极度疲劳,14小时前进145里,于第二天7时到达三所里,并在随后占领了龙源里,彻底切断了美军南撤的两条主要通道。


38军在龙源里追击美军。

恰恰就在这时,美军第2师也加入了南逃大军,正往龙源里赶来。为减轻第113师的压力,第38军第112师第335团奉命在美军第2师途经的松骨峰将其拦住,其中1营3连担负着正面阻敌的艰巨任务。

一场惨烈的搏杀开始了!飞机扔下的汽油弹将战士们的身体点燃,他们把枪一摔,带着全身的火苗向敌人扑去,与敌人烧在了一起。这场壮烈的搏斗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3连120人,最后只剩下7名战士,但阵地依然在他们的手中。

松骨峰战斗结束后,志愿军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的总攻势,取得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的最终胜利。奔赴前线采访的作家魏巍在听到了3连的事迹后,提笔写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通讯。

鏖战长津湖

1950年冬,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长津湖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零下20多摄氏度、冻伤较多的情况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第10军进行了直接较量。

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志愿军第9兵团第20军58师172团3连奉命守卫在这里,负责切断美军南逃的退路。杨根思率领战友们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敌军第9次发起进攻的时候,他毅然抱起5公斤重的炸药,向着敌人冲了过去,与4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

志愿军第27军官兵在长津湖东线与美军步兵七师也展开了激战,利用夜战进攻、近战打击的战术,全歼有着“北极熊团”之称的美军步兵七师31团。后来这个团的番号被美军从战斗序列中永远抹除。


图左下角为志愿军战士缴获的美陆军步兵第7师第31团(北极熊团)团旗。图中右上角为消灭美陆军步兵第7师第31团团部的志愿军某部四连荣获的奖旗(资料照片)。

在水门桥附近的高地上,前出侦察的美军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志愿军一个连队,整整100多人呈战斗队形散开,人人手执武器,怒目注视前方,但都纹丝不动。原来,潜伏在这里准备全力阻击美军撤离的他们已经在酷寒中化作了冰雕。

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

血战上甘岭

上甘岭位于我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南麓,阵地突出,直接威胁着对方金化防线。敌向我军发动了十分猖狂的进攻,是一年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攻势。敌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


1952年,在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在坑道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准备夜间出击。

志愿军参战部队共4万余人,英勇顽强地抗击进攻之敌,每一表面阵地都反复争夺数次,战况空前紧张激烈。在战斗中,涌现了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黄继光,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在最后一口气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新战士胡修道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一人坚持阵地战斗,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敌人280余名,守住了阵地,通信英雄牛宝才战斗中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线路,保证了指挥联络畅通……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人飞机270余架,坦克14辆,大炮60余门,粉碎了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亲自指挥的攻势,守住了阵地,创造了坚守防御战的范例。


战场上的胜利从来就是谈判桌上最重要的砝码。在朝鲜战场,美国出动了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和海军的大部分兵力,不仅纠集了16国参加的所谓“联合国军”投入战争,还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最终却不得不接受失败的现实……

这一次次胜利是一支有信念、有血性的军队锻造而成。今天,我们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向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军网微信;资料来源:解放军报、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军事、钧正平工作室、中国军号、国家记忆、学习时报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