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数字经济: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北京数字经济: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市GDP比重超过40%。这一亮眼的成绩单,展现了北京作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力。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正以数字经济为引擎,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政策引领,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北京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2024年7月,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用3年时间,通过数字人才培育平台、发展机制和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
在政策引领下,北京数字经济布局日益完善。全市聚焦基础软件、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统信软件发布具有大模型底层能力的国产操作系统,部市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实现了全地形泛化移动能力。
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突破
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在北京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2%,提前一年完成目标。全市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同比增长超9%,其中独角兽企业36家,占全国超半数。
在技术创新方面,北京在通用大模型等主流技术路线上持续布局,部分成果可对标国际水平。快手的Kimi模型支持上下文窗口长度率先达到200万字,生数科技发布国内首个文生视频模型Vidu,支持生成2分钟超长视频。
为解决算力基础设施“运力不足”问题,北京启动打造国产高性能算力互连集群的“北京方案”。超节点算力集群创新联合体正式发布,颠覆了传统单机八卡服务器的新型算力组网形态,进一步推动底层智算基础设施升级。
赋能产业,推动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不仅改变了北京的产业结构,更在深度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制造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路径。
亿滋北京工厂通过部署38个第四次工业革命应用案例,包括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面团生产黑灯车间、通过机器学习优化燃气消耗等,劳动生产率提高53%。理想汽车北京基地则通过600多台机器人实现100%连接自动化率,4款车型共线柔性化生产展现了智能制造的魅力。
在服务业领域,数字经济同样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北京数字生活场景进一步拓展,双井街道成为全市首个数字经济示范街道,开发了数智地图,并建设了智慧消防展示、双井1·3社区、井点1号等7个数字网红节点。基层治理“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的北京模式已在回天地区“六街一镇”128个社区村推广。
未来展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面向未来,北京已设定明确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将达到8%,占GDP比重超过45%。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将实施“五项行动”,包括人工智能+行动、示范标杆引领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行动和数字经济“走出去”行动。
在人工智能领域,北京将支持大模型迭代升级,面向医药、汽车、材料、软件、电子等10个重点领域推进大模型应用落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实现5G/5G-A轻量化基站连续覆盖,全市智算供给规模累计达到4.5万P。
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步伐正在加快。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北京必将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可借鉴的数字经济发展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