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隐私泄露后如何不慌?教你几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隐私泄露后如何不慌?教你几招!

引用
安全内参
11
来源
1.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67725
2.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48764
3.
https://www.sohu.com/a/749411066_549624
4.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8/20/content_5632486.htm
5.
https://www.kaspersky.com.cn/resource-center/preemptive-safety/personal-privacy-breach
6.
https://xxyxdjyc.llu.edu.cn/info/1056/3072.htm
7.
https://www.mazzolalindstrom.com/zh-hans/understanding-chinas-personal-information-protection-law-a-conversation-with-shan-jessica-chen-attorney-at-mazzola-lindstrom-llp/
8.
http://nr.gd.gov.cn/ztzlnew/pfzl/pfdt/content/post_4021912.html
9.
https://www.dqsglobal.com/zh-hk/%E5%9F%B9%E8%AE%AD/%E5%8D%9A%E5%AE%A2/hk/%E4%BF%A1%E6%81%AF%E5%AE%89%E5%85%A8%E6%8A%80%E6%9C%AF%E6%8E%AA%E6%96%BD
10.
https://www.infocomm-journal.com/bdr/article/2016/2096-0271/2096-0271-2-1-00001.shtml#outline_anchor_4
11.
https://www.infocomm-journal.com/bdr/article/2016/2096-0271/2096-0271-2-1-00001.shtml
01

隐私泄露已成全球性危机

2024年刚刚过半,全球已发生多起重大数据泄露事件,涉及数十亿条记录。从电信巨头AT&T的7300万客户数据泄露,到医疗数据巨头Change Healthcare被盗走“大部分美国人”的医疗数据,再到英国病理实验室Synnovis的3亿条患者数据被盗。这些事件不仅暴露了数据安全的脆弱性,也凸显了隐私泄露的严重后果。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不禁要问:当隐私泄露发生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02

法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8月20日通过,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该法明确规定:

  •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
  • 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
  • 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
  • 个人有权撤回其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

这些条款不仅规范了个人信息的处理活动,也为个人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当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时,个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赔偿。

03

遭遇隐私泄露,我们该如何应对?

当收到某公司通知,得知个人信息可能已被泄露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核实泄露信息:首先需要弄清楚哪些数据被泄露,包括电子邮件、密码、姓名、电话号码、地址、信用卡信息等。及时与相关公司核实信息。

  2. 更新凭据:如果电子邮件或密码被泄露,应立即更改。建议使用强密码,包含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并定期更新(每3-6个月一次)。

  3. 启用双因素认证:为在线账户添加额外的安全层,即使密码被泄露,黑客也无法轻易访问账户。

  4. 监控账户活动:密切关注所有账户的异常活动,如新购买、密码更改和异地登录等。

  5. 保护财务隐私:如果支付信息被泄露,应立即联系银行锁定或暂停银行卡。同时,设置信用监测,定期检查信用报告。

04

如何预防隐私泄露?

  1. 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个人信息作为密码内容。尽可能选择双因素身份验证。

  2. 保持软件更新:及时安装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补丁,防止漏洞被利用。

  3. 定期备份数据:重要数据应定期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被加密勒索。

  4. 谨慎分享信息:在社交媒体上避免过度分享个人信息,注意隐私设置。

  5. 使用安全网络:避免在公共Wi-Fi下进行敏感操作,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增加安全性。

  6. 教育和培训: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了解最新的网络诈骗手段。

05

结语

隐私泄露虽然令人担忧,但通过法律保护和技术防范,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这一挑战。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提高隐私保护意识,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同时,企业和政府也应承担起保护个人信息的责任,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数字环境。

记住,保护隐私不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让我们携手努力,为自己和他人筑起一道坚实的隐私保护屏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