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健机长亲述:高压氧治疗如何助他快速康复?
刘传健机长亲述:高压氧治疗如何助他快速康复?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9800米高空遭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的极端罕见险情。在零下40度的极寒环境中,机长刘传健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和心理素质,成功将飞机备降成都双流机场,确保了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然而,这次惊心动魄的迫降不仅考验了刘传健的飞行技能,也给他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在紧急着陆后,刘传健机长被立即送往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由于事发时驾驶舱内气压急剧变化,他面临着巨大的减压风险,医生决定采用高压氧治疗来预防减压病。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副部长胡逊解释说:“从万米高空急速下降,舱内压力和舱外压力急剧变化,机舱巨大压差最容易产生减压病。”这种疾病可能导致人体缺氧、耳鸣、耳聋、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栓塞或心脏呼吸骤停。
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血氧含量和氧分压,为受损组织提供充足的氧气,加速细胞代谢和修复过程。同时,高压氧还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容量,从而减轻水肿。此外,它还能抑制厌氧菌生长,增强白细胞的杀菌能力,降低感染风险。
2018年5月15日下午,刘传健在医院接受了长达3个小时的高压氧治疗。治疗过程中,医生通过监控观察他的状况,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据医院护理部主任刘素蓉介绍,此前经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机长刘传健同样在住院观察。
高压氧治疗不仅在航空事故后的减压病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其他医疗领域也展现出显著的康复效果。例如,在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中,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提高临床治愈率。一项针对112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研究显示,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此外,高压氧治疗在眼部损伤康复中也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虽然其效果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但对于某些类型的视神经损伤,高压氧治疗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刘传健机长的康复经历,不仅展现了高压氧治疗在航空医学中的重要应用,也凸显了其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独特价值。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高压氧治疗必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其神奇的康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