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战中的梵蒂冈:教皇的中立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战中的梵蒂冈:教皇的中立之路

引用
凤凰网
5
来源
1.
https://i.ifeng.com/c/8IHYUgEiyBx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42631
3.
http://qnck.cyol.com/html/2013-03/06/nw.D110000qnck_20130306_1-22.htm
4.
http://qnck.cyol.com/html/2015-11/18/nw.D110000qnck_20151118_1-20.htm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A%8C%E6%AC%A1%E4%B8%96%E7%95%8C%E5%A4%A7%E6%88%B0%E6%9C%9F%E9%96%93%E7%9A%84%E6%A2%B5%E8%92%82%E5%B2%A1

1943年9月,德国占领罗马,但梵蒂冈城却未被侵扰。在教皇庇护十二世的领导下,这个面积仅0.44平方公里的“国中之国”在二战期间始终保持中立,成为欧洲最动荡时期的一片宁静之地。

教皇的外交智慧与人道主义行动

1939年3月,尤金尼奥·帕切利当选教皇,成为庇护十二世。这位曾长期在教廷外事部门任职的外交官,深知在战争阴云笼罩下的欧洲,梵蒂冈必须保持中立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然而,中立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庇护十二世在公开场合避免偏袒任何一方,但在私下采取了多项人道主义行动。当德国占领意大利后,他命令罗马的天主教机构向犹太人开放,将5715名犹太人安置在150个天主教机构中,其中477名犹太人在梵蒂冈城内获得庇护。

除了救助犹太人,梵蒂冈还通过其广播电台发布战俘和失踪人员的消息,帮助许多人与失散的亲友重聚。教皇本人也多次尝试调解欧洲大国间的冲突,尽管这些努力大多收效甚微。

中立政策的多重考量

梵蒂冈保持中立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多重考量。1929年签署的《拉特兰条约》确立了梵蒂冈城的主权地位,并规定教皇在国际关系中保持中立。此外,作为全球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梵蒂冈需要保持超脱地位,以维护其宗教权威。

庇护十二世的中立政策也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梵蒂冈城面积狭小,缺乏军事力量,无法与各大国抗衡。而且,教皇担心公开谴责某一方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激怒希特勒进一步残害犹太人。

争议与评价

尽管庇护十二世的人道主义行动得到肯定,但他的中立政策仍引发争议。一些批评者认为他应该更明确地谴责纳粹暴行,而不是保持沉默。然而,也有学者指出,教皇的沉默可能是出于对更大利益的考量。

历史学家欧文·查德威克总结了梵蒂冈在二战中的四个主题:教皇与墨索里尼的特殊关系、英国和波兰对梵蒂冈提议的怀疑、欧洲大国对梵蒂冈的轻视,以及教皇防止苏联扩张的努力。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梵蒂冈在战争中的独特立场。

历史的见证

二战结束后,庇护十二世被誉为犹太人的救星。1944年,犹太教首席拉比公开赞扬教皇“在这个最悲剧的年代,为我们众多不幸的兄弟姐妹所做的一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庇护十二世的评价也变得更加复杂。

梵蒂冈在二战中的角色和庇护十二世的政策,反映了宗教机构在极端政治环境下的艰难抉择。中立政策虽然避免了梵蒂冈直接卷入战争,但也引发了关于道德责任和政治现实之间平衡的持久争论。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梵蒂冈在二战中的经历提醒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也能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闪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