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虚假视频背后的法律责任大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虚假视频背后的法律责任大揭秘

引用
亿邦动力网
8
来源
1.
https://m.ebrun.com/570954.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digi/2025-01-26/doc-inehifvv9673261.s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7A01SBI00
4.
https://wxb.xzdw.gov.cn/gzzt/wxkp/202407/t20240730_493643.html
5.
https://www.gov.cn/xinwen/2019-12/21/content_5462826.htm
6.
http://www.daxin.gov.cn/xwzx/dxyw/t19503433.shtml
7.
https://drc.xizang.gov.cn/xwzx/daod/202412/t20241210_451443.html
8.
http://www.news.cn/tech/20241014/64e6845d13984076be0d9f179d24c58e/c.html

近日,多起短视频摆拍事件引发热议,如女子深夜送餐被盗车、主播被绑架活埋等,这些虚构情节不仅误导公众,还触犯了法律法规。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制作、发布虚假信息将面临处罚。专家指出,摆拍视频应明确标注虚构部分,避免混淆视听。此类行为不仅违反道德规范,也触及法律底线,亟需加强监管和惩处力度,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01

法律红线:虚假视频的法律边界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六条明确指出,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含有散布谣言、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等内容的违法信息。第二十一条进一步规定,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不得利用网络和相关信息技术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散布谣言以及侵犯他人隐私等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第二款也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利用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02

平台重拳出击:虚假视频治理成效显著

以抖音平台为例,2024年平台累计处理虚假谣言452万条,处置涉企谣言视频4.8万条。针对虚假内容难以核实的痛点,抖音推出了强制演绎内容标注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要求用户为所有演绎类内容添加标签声明,并主动对热点事件中的疑似不实信息展开核查。

在技术手段方面,抖音引入了摆拍识别模型和谣言预警模型等技术手段打击谣言。同时,平台还建立了媒体辟谣团机制,与百家媒体联合发布辟谣热点1200余个,总播放量达到26亿,有效守护了平台信息真实与用户信任。

03

案例警示:发布虚假信息后果严重

2024年,山东邹城警方依法处理了一起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的案件。党某某为网络引流赚取钱财,通过微信聊天找到一份网络发帖的“兼职工作”。他下载某讯息平台浏览筛选各类网评信息,将个人认为有热点、博眼球、煽情绪、引流量的“道听途说”进行编写杜撰,利用购买的多部手机及平板电脑注册多个网络账号进行发布传播。

其中,党某某将一篇涉学校师生的不实文章发布在某网站个人账号后,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起大量网民转发、评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党某某给予行政处罚,责令其删除相关不实信息。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发布虚假信息不仅违反道德规范,更可能触犯法律,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利用网络发布、传播谣言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虚假视频的泛滥不仅误导公众,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破坏公共秩序。从法律层面到平台治理,再到典型案例,都清晰地表明:虚假视频的制作和传播必须受到严格约束。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