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第三届“健心节”:守护小学生心理健康
余姚市第三届“健心节”:守护小学生心理健康
2024年5月25日,浙江省余姚市首届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期间,举办了第三届“健心节”主题广场活动。此次活动以“守护成长,共赴未来”为主题,通过心理健康、生涯规划、学业指导、家庭教育等四个方面内容,助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化发展。
活动现场,158名志愿者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学业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市内5所职业技术学校带来趣味电子、面塑、插花、DIY手工制作、宠物训导等21个职业体验项目。宁波大学心理系主任李宇作《乐学·爱学·善学》专题报告,吸引了大量中小学生和家长前来参与和体验。
“平常忙于学业,今天难得可以一下子体验这么多职业项目。”姚江中学一学生说,“我很喜欢现场的工艺美术体验项目,我想,今后我会往艺术方向发展。”除了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家长的教育认知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关注点。“今天李宇博士讲了很多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和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需要家长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方式,而不是家长单向的情绪输出。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改变说话方式,与孩子交朋友,换位思考,理解孩子。这样的形式真好。”一位家长说。
此次活动的举办,反映了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据相关报道,四川泸州一名小学生因压力过大留下遗书后跳楼身亡,遗书中提到“我活得太累了”,反映出学业、家庭和师生关系等多重压力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严重影响。而在余姚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达17.90%,女生检出率更是高达21.53%,显著高于男生的14.37%。此外,乡镇学生、住校生、遭受校园欺凌或家庭暴力的学生,以及网络成瘾者,都是高风险群体。
面对这一挑战,余姚市教育局积极行动,通过“健心节”等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然而,与云南省一些城市相比,余姚市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存在差距。例如,安宁市已实现心理健康教师配备率100%,西双版纳州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而余姚市尚未达到这一水平。
专家建议,应从中小学阶段普及死亡教育,以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余姚市教育局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化发展,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质增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