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冶春教你在家做正宗手工包子
扬州冶春教你在家做正宗手工包子
扬州包子,作为淮扬菜系中的传统名点,以其精美的造型和清鲜细腻的口感闻名于世。相传早在唐代,扬州的面点技艺就已经相当发达,而到了明清时期,扬州包子更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制作工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在家制作正宗的扬州包子。
准备工作
制作扬州包子的第一步是准备面团和馅料。面团的发酵效果和质地对于最终产品的口感至关重要。选择中筋粉作为原料,其湿面筋含量大约在28%左右,这种面粉制作的包子不仅体积蓬松,还能更好地保留馅料中的汤汁。
面团制作
- 材料:中筋面粉400克,酵母5克,白糖一小匙,温水250毫升
- 步骤:
- 将酵母用温水化开,静置5分钟
- 将酵母水与面粉、白糖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
- 盖上湿布,放在温暖处发酵至两倍大
- 发酵好的面团继续揉搓,挤出空气,盖上湿布醒发30分钟
馅料准备
以经典的三丁包为例,馅料需要准备五花肉、鸡腿肉和鲜笋。这些食材需要切成0.8cm左右的方丁,然后进行调味炒制。
- 材料:五花肉300克,鸡腿肉150克,鲜笋150克,酱油、白糖、淀粉、盐、鸡精、姜末、葱末适量
- 步骤:
- 五花肉、鸡腿肉和鲜笋分别切成0.8cm的方丁
- 起油锅,将葱姜末煸香
- 先炒五花肉丁,再加入鸡丁和笋丁
- 加入酱油、白糖炒匀,加高汤烧开后调味
- 用水淀粉勾芡,盛起晾凉备用
包子成型
扬州包子的造型要求呈荸荠鼓形,收口处呈鲫鱼嘴形,皱褶均匀、清晰、细巧。这需要采用独特的三指甩手包捏方法。
- 步骤:
- 将面团搓条,摘成大小均匀的面剂
- 擀成中间厚、周边薄的圆皮
- 左手掌托住皮子,掌心略凹
- 右手拇指与食指自右向左依次捏出皱褶
- 每次捏褶子时,拇指和食指捏拢,不要分开
- 最后形成“颈项”,放置醒发10分钟
蒸制
蒸制是扬州包子制作的最后一步,这一步决定了包子的口感和外观。
- 步骤:
- 冷水注入蒸锅,排好包子
- 大火蒸15分钟,虚火蒸5分钟
- 开小缝透气,5分钟后开盖
工业化生产与传统工艺的传承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和食品工业技术的发展,扬州包子的生产也逐渐实现了规模化、自动化和标准化。自动化生产线使从和面、揉面、压面、分剂、擀皮、包馅到最后的熟制过程都可以通过机器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工业化生产通常采用标准化的配方和工艺流程,对原料的配比、调味品的用量、发酵时间等进行严格控制。
为了减少工业化生产对传统手工艺的负面影响,一些扬州包子生产商采取了结合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技术的生产方式,即在保持传统风味和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一些自动化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也有生产商强调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利用工业化生产来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扬州包子的工业化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市场需求,还促进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扬州包子的制作工艺精细,从面皮到馅料,再到包制技法,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如今,扬州包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扬州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饮食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