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威海海鲜产业:撑起蓝色经济的“脊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威海海鲜产业:撑起蓝色经济的“脊梁”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967752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2453619849514586
3.
https://m.sohu.com/a/764094893_100291673/?pvid=000115_3w_a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82344
5.
https://www.weihai.gov.cn/art/2024/3/15/art_58817_4409465.html
6.
https://wap.weihai.gov.cn/art/2021/12/21/art_59451_3126025.html
7.
https://fgw.weihai.gov.cn/art/2018/1/24/art_4184_1080458.html
8.
https://soe.xmu.edu.cn/info/1891/493494.htm
9.
https://www.whnews.cn/news/node/2023-04/23/content_7273954.htm
10.
https://www.whnews.cn/news/node/2021-11/06/content_7199295.htm

2023年,威海市海洋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400亿元,同比增长7%。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威海作为“中国海鲜之都”的实力,更体现了其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显著成就。

01

产业规模:海洋经济总量持续攀升

“十三五”期间,威海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2020年达到102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4%。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从2015年的23.8:39.0:37.2调整为2020年的21.4:35.7:42.9。这些数据背后,是威海市在海洋养殖、捕捞、加工等领域的全面发力。

02

产业优势: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在养殖环节,威海已建成1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桑沟湾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在全球推广。2020年,全市海产品产量达285万吨,人均接近1吨,长期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在捕捞环节,威海实际经营远洋渔船数量约占全国1/6,沙窝岛获批北方唯一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同时,威海还启动了全国最大规模重力式深水抗风浪网箱项目建设,年内将开工300个、建成150个。

在加工环节,威海聚集了983家海洋食品和生物制品企业,年加工量363万吨,占全省54%、全国16%。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规模以上企业超过40家,客滚船、重吊船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70%、80%。

03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威海建设运行了全国首个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引进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等15个高能级创新平台,与60多家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全市涉海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96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91家。

04

开放合作:打造东北亚海洋经济合作高地

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效应持续放大,2020年跨境电商进出口34.6亿元,增长74.7%,占全省25%。全市海产品出口85个国家和地区,40余家企业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60个,总额超过13亿美元。

05

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引领未来

威海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海岸带保护条例》,近岸海域水质保持全省最优。全市累计实施50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修复岸线100多公里,压减渔船4272艘,近海捕捞强度降幅超过15%。

威海海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持续驱动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威海必将在蓝色经济的广阔舞台上续写新的辉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