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教你如何健康饮酒,这些小妙招你get了吗?
医生教你如何健康饮酒,这些小妙招你get了吗?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句流传已久的说法,恐怕要被最新的科学研究推翻了。英国《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是每天只喝一杯啤酒,也会导致大脑衰老。这项研究分析了超过3.6万名成年人的数据,发现少量和中度饮酒都会导致总脑容量减少。在50岁人群中,随着个人平均饮酒量从每天1单位酒精(约240毫升啤酒)增加到2单位,脑容量的变化相当于衰老两年。更令人震惊的是,从2单位增加到3单位,造成的后果相当于衰老了3年半。
既然饮酒对大脑都有如此严重的影响,那我们还能愉快地喝酒吗?答案是:能,但必须讲究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医生推荐的健康饮酒指南。
饮酒前的准备工作
先垫底:饭前先进食水果、酸奶,开餐后先进食主食,最佳的酒前“垫肚”食物是米饭、馒头等淀粉类。这些食物可以在胃里形成保护层,延缓酒精的吸收。
不要空腹饮酒:空腹饮酒会使酒精迅速进入血液,容易引起低血糖。建议在饮酒前吃些面包,喝点热牛奶或豆浆,保护胃黏膜。
避免用咸鱼、香肠等熏腊食品下酒:这类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与食道黏膜,甚至诱发癌症。
饮酒时的注意事项
控制酒量: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酒精量不应超过150克,低于60公斤体重者每日摄入酒精量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换算成各种成品酒应为:60度白酒50克、啤酒1公斤、威士忌250毫升。
细饮慢酌:不要“一口闷”,饮酒过快会使血中乙醇浓度迅速上升,容易醉酒。建议慢慢品尝,享受饮酒的过程而非结果。
不要混合饮酒:混合饮酒会加速酒精吸收,增加醉酒风险。特别是碳酸饮料,会在胃部释放二氧化碳,加快酒精进入血液的速度。
避免边喝酒边抽烟:酒精能加速血液循环,使人体更快吸收香烟中的尼古丁,增加对肝脏和肺部的伤害。
饮酒后的调理
补充水分:酒精有利尿作用,容易导致脱水。饮酒后要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
饮用蜂蜜水:蜂蜜中的果糖能促进酒精分解代谢,减轻醉酒症状。
不要立即开车:酒精会影响大脑和小脑功能,降低反应能力。即使感觉清醒,也不要冒险驾车。
常见的饮酒误区
“酒兑饮料可以稀释酒精”:实际上,碳酸饮料会加速酒精吸收,更容易醉。
“喝酒可以驱寒”:酒精虽然能让人感觉温暖,但实际上是血管扩张导致热量散失,反而更容易感冒。
“酒后喝浓茶能解酒”:浓茶中的咖啡因会加重肾脏负担,不利于酒精代谢。
“年轻人喝酒没关系”:青少年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对酒精更为敏感,过度饮酒会影响智力发育。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最健康的饮酒量其实是“零”。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酒精列为第一类致癌物,与烟草、电离辐射等同级。如果可以选择,不饮酒才是最明智的决定。但如果你确实喜欢饮酒,或者在某些场合不得不喝,那么请务必遵循上述建议,把饮酒对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
记住,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享受美酒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祝你既能享受饮酒的乐趣,又能保持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