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复旦专家研究:情绪波动是高血压患者的大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专家研究:情绪波动是高血压患者的大敌

引用
科学网
8
来源
1.
https://paper.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312043.shtm
2.
https://jkb.com.cn/science/2024/1107/498870.html
3.
https://www.cma.org.cn/art/2022/6/16/art_4584_45504.html
4.
http://sph.fudan.edu.cn/oldsite/a/484
5.
https://sph.fudan.edu.cn/a/489
6.
https://www.cd-psychologist.com/4120/zhuanti/xinlijiankangkepuzhuanlan/2023/1011/27066.html
7.
http://www.shenzhencdc.cn/jkzt/jkjy/jkjyxc/content/post_17679.html
8.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high-blood-pressure/in-depth/stress-and-high-blood-pressure/art-20044190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金明教授团队的一项重要研究发现,血压变异性(即血压波动程度)与脑卒中风险密切相关。这项发表在国际心脏病权威期刊《国际心脏病杂志》的研究显示,在调整了平均血压和其他基线因素后,血压变异性越高,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短暂性脑出血的风险也相应增加。这一发现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01

情绪波动:血压升高的隐形杀手

情绪波动对血压的影响不容忽视。北京医院心内科医生汪芳曾接诊过一位72岁的张奶奶,她原本血压控制得很好,但在老伴生病住院后,由于焦虑和睡眠质量下降,血压一度飙升至170/100毫米汞柱。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了情绪波动对血压的直接影响。

从生理机制来看,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同时,这些情绪还会促使体内分泌更多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等激素,进一步加剧血压升高。此外,情绪问题往往伴随着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熬夜等,这些都会加重高血压病情。

02

高血压患者的情绪管理之道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沈珠军的分类,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可分为三类:恐惧焦虑型、无所谓型和孤独悲观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状态,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

恐惧焦虑型

这类患者往往对高血压知识缺乏了解或了解过多,担心并发症,表现为情绪激动、失眠、烦躁等。家人应该在适当的场合向患者普及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危害、药物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消除不必要的担忧。

无所谓型

这类患者对高血压持否认态度,不愿服药,不遵医嘱。家人可以通过身边的真实案例教育患者,让其认识到疾病早期防治的重要性,督促其定期监测血压、按时服药,并改善生活方式。

孤独悲观型

这类患者多为独居或性格内向,担心发病后无人照顾,容易产生抑郁情绪。需要发动亲戚、朋友、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关怀,帮助其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03

全面管理血压,从生活细节做起

除了情绪管理,高血压患者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血压管理:

  1. 合理膳食: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对控制血压至关重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矿物质,避免油炸、烧烤类食物。

  2.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加重心血管疾病,应尽量避免。

  3. 适量运动:户外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改善情绪。即使无法规律运动,也要在工作间隙适当活动。

  4. 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如果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应及时就医。

  5. 定期监测血压:特别是高血压患者,需密切关注血压波动情况。

复旦大学余金明教授的研究提醒我们,血压管理不仅要关注平均血压水平,更要重视血压的稳定性。通过科学的情绪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波动带来的风险,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