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企业如何破解经营风险困局?
工程监理企业如何破解经营风险困局?
近年来,工程监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据统计,2023年中国农林工程监理企业数量仅为9家,从业人数491人,且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同比下降8.9%。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工程监理企业如何有效应对经营风险,成为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
工程监理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
工程监理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宏观环境风险
国家政策导向和宏观经济形势对监理企业影响巨大。例如,2010到2011上半年,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高速铁路规模大幅减少,导致某监理企业业务量同比下降1/3。此外,全球经济危机、行业政策调整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经营困境。
- 业务量风险
业务量不足会导致企业亏损,而盲目扩张则可能因管理能力跟不上而引发风险。一些监理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承接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项目,导致监理人员身兼数职,项目质量难以保证。
- 合同管理风险
合同签订不当和执行不力是监理企业常见的风险来源。一些企业为了争取项目,盲目承诺,签订不合理合同,为后续经营埋下隐患。据统计,某监理企业因合同管理不善,五年间未回收的监理费高达100万元。
- 市场竞争风险
当前,工程监理行业竞争激烈,低价中标现象普遍。一些不具备资质的企业通过挂靠、借用资质等方式参与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加剧了经营风险。
- 业主因素风险
业主的不合理要求、资金不到位、工期压缩等都会给监理企业带来风险。例如,一些业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要求缩短工期,甚至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况,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埋下隐患。
应对经营风险的策略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多重风险,工程监理企业需要建立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机制。
-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加强与业主、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 优化经营策略
企业应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或领域,通过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同时,根据自身实力合理控制业务规模,避免盲目扩张。在市场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做出有倾向性的调整。
- 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建立合同评审制度,对合同条款进行严格把关,避免签订不合理合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理费回收管理,建立有效的催收机制,减少坏账风险。
- 提升企业实力
企业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监理人员。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风险意识。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运营效率。
- 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
企业应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专业的态度,树立良好的市场口碑。良好的信誉不仅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营风险。
结语
工程监理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着诸多经营风险。但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经营策略,加强合同管理,提升企业实力,可以有效控制和化解这些风险。未来,随着行业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和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增强,工程监理行业有望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