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妇女署呼吁:打破职场性别壁垒,加速实现就业平等
联合国妇女署呼吁:打破职场性别壁垒,加速实现就业平等
联合国妇女署最近在曼谷召开的“北京+30”亚太部长级会议上发出警告: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全球需要近300年才能实现全面的性别平等。这一令人震惊的预测,凸显了打破职场性别壁垒的紧迫性。
全球职场性别平等现状堪忧
根据世界银行《2022年妇女、营商与法律》报告,全球约24亿工作年龄妇女没有得到与男性同等的经济权利。这份覆盖190个国家的评估报告显示,妇女享有的法定权利只有男性的四分之三,总得分为76.5分(100分表示法律上完全平等)。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不平等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仍在持续。178个国家仍然存在阻碍妇女全面参与经济活动的法律障碍,86个国家对女性就业施加限制,95个国家不能保证男女同工同酬。即使在经合组织这样的发达经济体中,男女预期终身收入差距也高达172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年GDP总量的两倍。
打破壁垒:全球行动与进展
尽管挑战重重,但全球范围内打破职场性别壁垒的努力从未停止。联合国妇女署发起的“他为她”运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运动通过动员男性领导者参与,推动性别平等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土耳其,Koc Holding通过持续努力,将董事会女性比例从2014年的7%提高至2018年的28%。联合利华的非执行董事会女性比例更是从2014年的36%提升至2018年的45%。这些数据背后,是企业文化和领导风格的深刻变革。
各国政府也在积极行动。2021年,全球有23个国家进行了法律改革,以促进妇女经济包容性。在生育保障方面,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带薪产假从10周延长至14周,亚美尼亚、瑞士和乌克兰引入了带薪陪产假,哥伦比亚、格鲁吉亚、希腊和西班牙则推行了带薪育儿假。
中国职场女性: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中国,女性在职场上的表现令人瞩目。数据显示,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高于其他国家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然而,职业发展道路却并不平坦。
贝恩公司与史宾沙联合发布的《女性领导力崛起:走进中国女性高管的职场现状》白皮书显示,中国女性在中级管理层的比例与性别平等领先国家相当,但仅有19%的高管是女性,低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约25%的平均水平。
研究发现,中国女性在职场上面临四大主要挑战:
家庭责任:83%的受访女性表示,家庭责任使她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70%的受访者表示公司缺乏育儿支持政策。
谨慎决策: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担心给他人留下不良印象,需要更多时间做出重大决策。
社交圈层:80%的受访女性提到,无法融入男性主导的高管圈子,难以获得高层支持。
职场偏见: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女性被“平庸化”的偏见影响了职业发展,即使在表现相同的情况下,企业也更倾向于选择男性。
共同努力,加速实现性别平等
面对这些挑战,联合国妇女署呼吁各国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共同努力,加速实现职场性别平等。具体措施包括:
- 制定和执行反歧视法律,消除职场性别偏见
- 提供育儿支持和灵活工作安排,帮助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
- 建立公平的薪酬体系,确保同工同酬
- 培养包容性企业文化,消除无意识偏见
- 为女性提供职业发展和领导力培训机会
正如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普姆齐莱-姆兰博-恩格库卡所说:“我们知道,拥有权力和特权的男性的承诺可成为性别平等的主要改变因素。我们希望,这份报告中提供的人类故事以及可扩展的公认解决方案可为其他人提供进展路线图。”
实现职场性别平等不仅关乎女性权益,更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实现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职场环境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