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 2024:乳腺癌延迟就诊的全球视角
ESMO 2024:乳腺癌延迟就诊的全球视角
在近期举行的ESMO 2024大会上,中国首个县域真实世界研究——CHASE001再次成为焦点。该研究揭示了中国县域乳腺癌患者延迟就诊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全球乳腺癌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县域乳腺癌患者延迟就诊现状
研究显示,中国县域乳腺癌患者中,28.4%的患者延迟就诊(间隔≥3个月),中位就诊时间长达12.0个月。这一数据令人担忧,因为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延迟就诊与患者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以及居住地区等因素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教育水平较低(OR 1.37)、缺乏乳腺癌筛查(OR 1.42)、从事农业或失业(OR 1.36)以及居住在中国西部的县域地区(OR 1.71)的患者更易延迟就诊。这些发现表明,社会经济因素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印度研究的对比视角
与CHASE001研究相呼应,一项在印度南部进行的研究也揭示了乳腺癌延迟就诊的问题。该研究发现,58.7%的延迟患者因“缺乏疾病知识”而延误就诊,知识不足者的延迟风险是知识良好者的3.96倍(OR=3.96)。此外,既往乳房肿块史(OR=2.69)、评估时间过长(OR=2.01)以及首次就诊的医疗机构类型(非癌症专科中心OR=4.91)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全球视角下的解决方案
从中国和印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乳腺癌延迟就诊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通过科普教育和健康宣教,提高女性对乳腺癌症状的认知,消除对癌症的恐惧和误解。特别是在教育水平较低的地区,需要创新科普方式,如利用互联网、短视频等现代传播手段。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全科医生的乳腺癌筛查和诊断能力。建立高效的转诊机制,确保患者能及时获得专科医疗服务。
关注弱势群体:针对农业从业者、失业者等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提供更多的健康保障和就医支持。通过政策干预,减少因经济困难导致的就医延迟。
加强区域医疗均衡发展:西部地区等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需要获得更多支持,包括人才培养、设备投入和远程医疗建设等。
结语
乳腺癌延迟就诊不仅影响患者生存率,还会带来更高的医疗成本和社会负担。通过CHASE001研究和印度研究的对比,我们看到了这一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解决之道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提升公众健康意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关注弱势群体,才能真正实现乳腺癌的早诊早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