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哈工大&北大联手,AI打假迎来新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哈工大&北大联手,AI打假迎来新突破!

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伪造(DeepFake)等虚假信息生成技术对社会安全和公众信任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这一挑战,中国高校在多模态伪造检测领域持续领跑,近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联合南洋理工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分别推出重磅研究成果,为AI打假提供了新的利器。

01

DGM4:全球首个多模态DeepFake检测定位模型

哈工大(深圳)和南洋理工大学联合提出的DGM4模型,是全球首个能够同时检测和定位DeepFake图像篡改区域的多模态检测系统。该模型的核心创新在于其独特的多模态特征融合机制,通过结合视觉和文本信息,实现了对虚假内容的精准识别。

DGM4采用两阶段训练框架:首先通过自监督学习捕捉真实数据的多模态一致性特征,然后利用监督学习对伪造样本进行分类。其最大亮点在于能够不仅判断图像的真伪,还能精确定位图像中被篡改的区域,这为后续的内容审核和证据收集提供了极大便利。

02

FakeShield:可解释的图像-文本虚假信息检测框架

北京大学发布的FakeShield框架,则聚焦于图像-文本对的虚假信息检测问题。该框架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实现了对篡改区域和篡改单词的精确定位,大大提高了模型的可解释性。

FakeShield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跨模态关联分析能力。通过对比图像和文本之间的语义一致性,模型能够识别出经过精心设计的虚假内容。例如,在一张经过PS处理的图片中,如果文本描述与图像内容存在细微差异,FakeShield能够通过注意力机制定位这些不一致之处,从而揭示虚假信息。

03

技术对比:从AVFF到DGM4和FakeShield

与此前的AVFF(Audio-Visual Forgery Detection)方案相比,DGM4和FakeShield在多模态伪造检测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AVFF主要关注音频和视觉信息的一致性,而DGM4和FakeShield则更侧重于图像和文本的关联分析。

特征
AVFF
DGM4
FakeShield
主要模态
音频-视觉
图像-文本
图像-文本
核心优势
跨模态一致性检测
篡改区域定位
可解释性分析
应用场景
视频伪造检测
图像篡改识别
图文虚假信息检测

三个方案都采用了自监督学习和监督学习相结合的训练策略,但DGM4和FakeShield在检测精度和实用性方面更胜一筹。特别是FakeShield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为模型决策提供了可视化解释,这对于实际应用中的可信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04

展望:多模态伪造检测的未来方向

DGM4和FakeShield的相继问世,标志着多模态伪造检测技术迈入了新阶段。未来,随着跨模态关联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融合声音、图像、文本甚至传感器数据的全方位检测方案。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社交媒体内容审核,还将在司法取证、新闻真实性验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AI伪造技术,研究者们仍需保持警惕。正如DGM4和FakeShield所展示的,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跨学科合作,我们才能在AI打假这场持久战中占据主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