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社工师陈怡:用专业赋能温暖社会
高级社工师陈怡:用专业赋能温暖社会
在社会工作领域,有这样一位深耕者,她以"体验、激发、赋能"为关键词,致力于为社会服务人才提供专业支持。她就是国家高级社工师陈怡,一位在社会工作领域默默奉献的探索者。
从讲师到实践者:一条社会工作之路
陈怡的职业生涯始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讲师,她曾用六年时间专注于课程教学、实习基地开拓和课题研究。这段经历为她后来的社会工作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离开校园后,陈怡投身于社会工作一线,先后担任社会组织总干事,并创办了自己的机构。在多年的实践中,她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社会服务人才的赋能工作中,服务对象涵盖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公益团队等。她不仅开发了系统的课程架构体系,还不断学习、设计和实践新的赋能工具和方法。
引导技术:推动团队合作的新方式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陈怡发现,除了个体赋能,团队和组织的协作能力同样重要。为此,她引入了引导技术,这是一种基于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激发个人潜能、促进人际协同的方法。
在一次社区公共空间使用冲突调解工作中,陈怡运用引导技术,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帮助各方共同制定新的使用规则。这种开放、包容、平等的对话方式,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共识。
公益实践:用行动传递温暖
2016年7月,陈怡带领上海乐爱社工师事务所的社工和金杨新村街道阳光家园学员,参加了"心益仲夏"公益市集活动。活动中,学员们精心制作了牛奶肥皂、蝴蝶结发夹等手工艺品进行义卖,不仅展示了残障人士的才华,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个特殊群体。
学术贡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作为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生行业导师,陈怡积极参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了多项上海市区级科研课题,参编论著1部,编写了2册社区治理工具性指导手册。这些学术成果不仅丰富了社会工作理论体系,也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持续探索与创新
对于陈怡来说,获得高级社工资格证只是认同社会工作使命的开始。她认为,社会工作有着广泛的服务领域,高级社工应该在某个或多个领域精耕细作并有所担当。未来,她将继续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组织发展领域深耕,探索更多创新方法,为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陈怡的故事,展现了社工人的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工作——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专业的方法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社会工作事业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