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周边绝美自然景观:三峡大坝、西陵峡、三游洞
宜昌周边绝美自然景观:三峡大坝、西陵峡、三游洞
从宜昌出发,沿着长江北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奇迹,更是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旅游胜地。
三峡大坝旅游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于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占地面积达15.2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坛子岭园区、185园区及截流纪念园等园区。
其中,坛子岭景区是观赏三峡大坝的最佳位置。登上坛子岭的顶部观景台,不仅能欣赏到三峡大坝的雄伟壮观,俯瞰三峡坝区全貌,观看壁立千仞的“长江第四峡”——双线五级船闸,还可以饱览西陵峡黄牛岩的秀丽风光和秭归新县城的远景。
185观景点位于三峡大坝坝顶左侧,因其海拔高度与三峡大坝坝顶高度185米等高而得名。站在185平台上,可近距离观看坝顶,远眺秭归新县城茅坪。向上游,可感受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向下游,是参观三峡升船机的最佳观景点。
截流纪念园以三峡工程截流为主题,集游览、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国内首家水利工程主题公园。园区内的景观包含工程遗址展示、大型工程机械展、工件雕塑群、三峡奇石等。
三峡大坝旅游区全年开放,最佳游玩时间是5-10月,尤其是泄洪季节。景区门票免费,但需提前在网上实名制预约,并支付35元景区车费。游客可选择乘坐公交车或自驾前往,到达游客换乘中心后,换乘景区循环巴士游览。
离开三峡大坝,继续沿长江而上,便来到了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西陵峡。西陵峡因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西起湖北省秭归县西的香溪口,东止宜昌南津关,全长76千米。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
西陵峡自上而下分为4段:香溪宽谷、西陵峡上段宽谷、庙南宽谷和西陵峡下段峡谷。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为西陵峡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名句。
峡内风光明丽,雄伟壮观,两岸峰峦高耸,夹江壁立,峻岭悬崖横空,奇石嶙峋,飞泉垂练,苍藤古树,翳天蔽日。北岸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南岸有“灯影峡”等。
其中,牛肝马肺峡因江北岩壁上的两块形似牛肝和马肺的褚黄色岩石而得名。这两块岩石其实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钙沉积形成的钟乳石。如今牛肝还完整,而马肺则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入侵的英国军舰轰掉了下半部。
灯影峡因每当夕阳西照,晚霞透衬崖顶的四块象形石就象灯影戏(皮影戏)剧中《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而得名。峡壁明净,纯无杂色。两边云鬓凝翠、飞泉漱玉。崖壁映入江水,静影澄碧。若夜晚过峡,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美景异常,所以又称明月峡。
黄牛峡两岸山势高耸,岩形粗犷多变。这里是有代表性的震旦纪地质断层。在黄牛峡中仍可找到鱼类化石、三叶虫化石及其它海洋生物化石,它记录了三峡数亿年来的沧海桑田的变化。
西陵峡门票价格65元,开放时间为08:30-17:30,建议游玩时长2-3小时。最佳游玩季节是春季,此时峡内风景最为优美。
离开西陵峡,向宜昌市区方向行驶约10公里,便来到了三游洞风景区。三游洞因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前三游)和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后三游)先后游历而得名。
三游洞风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古军垒遗址、张飞擂鼓台、陆游泉等。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有栈道可通。洞宽约20米,高10余米,深约3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称为“地鼓”。
至喜亭始建于宋朝,当时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任宜昌县令,峡州太守朱庆基建此亭后,特委托欧阳修专为此亭作记文,即《峡州至喜亭记》,使此亭成为峡州三大胜境之一。新建的至喜亭飞檐红柱,重檐三叠,玻璃瓦面,青石雕花栏杆,通高18米,亭分层,楼中设螺旋式楼梯,亭内竖有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及古今诗画数十幅。
陆游泉因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而得名。陆游路经夷陵游览三游洞时,发现下牢溪上方有一潭清冽的泉水,取水煎茶,气香味甘,赞赏之余留下诗词:“囊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