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一位跨越时代的文学巨匠
白桦:一位跨越时代的文学巨匠
白桦(1930年—2019年1月15日),原名陈佑华,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中山铺,是中国著名作家、编剧。白桦的创作生涯跨越半个多世纪,其作品涵盖了小说、诗歌、戏剧等多个领域,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人物经历
白桦的文学之路始于中学时期,他开始尝试诗歌、散文和小说创作。1946年,他在《中州日报》发表了短诗处女作《织工》。1947年,17岁的白桦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宣传员,为随军新华通讯社写战地报道及制作宣传画。1953年,他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说集《边疆的声音》。
1954年,白桦开始涉足电影编剧领域,为剧情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创作剧本。1957年,他创作了诗集《热芭人的歌》。1958年,因被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而遭受挫折,但三年后得以平反。1961年,他调入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任编辑、编剧,1964年又调至武汉军区话剧团任编剧。
1976年,白桦创作了战争电影《曙光》的剧本。1980年,他创作了剧情电影《今夜星光灿烂》的剧本。1982年,他为神话爱情电影《孔雀公主》创作剧本,该片由唐国强、李秀明主演。1986年,他的长篇小说《爱,凝固在心里》出版。1993年,他凭借长篇小说《哀莫大于心未死》获得台湾金鼎奖大陆图书著作个人奖。1996年,他为古装剧《宰相刘罗锅》创作剧本。2002年,他为儿童剧《乘着歌声的翅膀》创作剧本。2005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一首情歌的来历》。2006年,白桦获得云南省“繁荣文学艺术特别贡献奖”。2010年,他出版诗作《长歌和短歌》。2011年,白桦获得第19届柔刚诗歌奖荣誉奖。2014年,他的小说《指尖情话》出版。2017年,白桦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编剧终身成就奖。
2019年1月15日凌晨2时15分,白桦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
主要作品
白桦的创作涉及文学、戏剧、电影等多个领域,代表作品包括:
- 文学作品:《边疆的声音》《金沙江的怀念》《热芭人的歌》《爱,凝固在心里》《哀莫大于心未死》《一首情歌的来历》等。
- 编剧作品:《山间铃响马帮来》《今夜星光灿烂》《孔雀公主》《宰相刘罗锅》等。
- 朗诵作品:2015年在上海图书馆报告厅朗诵《一棵枯树的快乐》。
获奖记录
白桦获得的主要奖项包括:
- 第3届中国电影编剧终身成就奖
- 台湾金鼎奖大陆图书著作个人奖
- 第19届柔刚诗歌奖荣誉奖
- 云南省“繁荣文学艺术特别贡献奖”
- 第3届夏衍电影文学二等奖
人物评价
白桦的创作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又满怀浪漫情怀;饱含着苦难与忧患,而又涌动着青春的激情与热烈;深沉厚重,又唯美、唯爱;既是思想者的孤独道白,又是大爱者的深情倾诉。他的作品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