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如何影响基层治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如何影响基层治理?

引用
澎湃
7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15038
2.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24/1115/c117092-40361806.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46591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39F3S20514JETS.html
5.
http://www.bjwomen.gov.cn/fnw_2nd_web/static/articles/catalog_ff8080818e5bf6330190e8611f9b33e9/article_ff8080818e5bf633019107b705a0367d/ff8080818e5bf633019107b705a0367d.html
6.
https://www.library.hb.cn/ztzl/esjszqh/lljd/202409/t20240914_14065.shtml
7.
https://women.nanjing.gov.cn/tpxw/202408/t20240805_4732239.html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能够缓解基层治理压力,提升治理成效。各地在推进家风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实践模式,探索出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

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大学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杨菊华认为,中国当前有近5亿家庭,家庭与社会有着同步发展的关系,基层社会治理首先要关注家庭,家庭又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互构、耦合的关系。尤其是当前家庭从结构、功能、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规模变小、网格化等,需要基层社会治理予以应对,所以更要加强对家庭全方位的重视与支持。

“家庭的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基层治理有着密切关系,是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基层治理的主体力量。”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叶文振表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应该纳入基层治理工作的内容之内,两者是一体的,对于家庭的关注和重视既体现了本职工作,又可以缓解基层治理压力,也能提高基层治理成效。

“许多基层治理问题来源于小的家庭,如家庭纠纷、孩子学坏等问题,从而加大了基层治理的负担,如果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好了,不但能对基层治理资源重新配置,其建设经验、成果和认识等还可以转化为提升基层治理发展水平的理论和实践来源,从而提升基层治理发展水平。”叶文振说,需要正确认识并科学处理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努力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的机制。

各地创新实践案例

数字化手段赋能家风建设

在数字化时代,许多地方开始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推进家风建设。例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开发了“家风银行”小程序,居民可以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活动积累“家风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或享受社区服务。这种数字化管理模式不仅创新了家风建设方式,也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

社区平台搭建与家风传承

成都市武侯区打造了“家风驿站”社区空间,定期举办家风主题讲座、亲子活动和邻里交流会。通过建立“家文化创客大赛”平台,鼓励居民创作家风主题微电影、漫画等文化作品,不仅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社区和谐。

家庭教育创新模式

北京市朝阳区探索建立了“3+2”家庭教育模式,即每周3次亲子共读、2次家务协作。通过这种模式,不仅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劳动意识,也增进了家庭成员间的感情,为基层治理营造了和谐的家庭氛围。

党员干部示范引领

在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方面,某省纪委监委推行“八小时外家风观测点”制度,通过动态监督机制,确保领导干部在家庭生活中也能保持廉洁自律。这种做法有效预防了“裙带腐败”,也为普通家庭树立了良好榜样。

健全建设机制需全社会共同参与

“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需要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三方面入手。”叶文振认为,在家庭建设方面,要重视家庭健全结构和家庭友好型社会的双重构建,让家庭更加完整和健全,具备更强的发展能力,从而支持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从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在家庭教育建设方面,叶文振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一体化的水平和彼此联动,家庭内容应以德育为主,而不是以分数为主。如果教育目标不一致,就会削弱了家庭教育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在教育中,家庭教育应该处于最重要的地位,要以健康积极的家庭教育为后续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奠定基础和方向,家庭教育要从被动化为主动,向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出要求,共同完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制度和文化。要坚决遵守家庭教育促进法,全力支持家庭教育的健康理念和日常实践。”叶文振说。

杨菊华表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和学校,家教是社会教化的起点和基础,孩子教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不仅关注孩子身体成长、智力开发等方面,更要立德树人,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做到上行下效,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家风建设方面,杨菊华认为,家风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好的家风必然会有好的家教,良好的家风是实现公序良俗的思想根基,也是社会良性运行的润滑剂。所以要加大力气弘扬好家风,让好的家风来支撑优秀传统文化,用新时代的优秀文化建设来进一步彰显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叶文振认为,要在家庭内部重视家风建设,在行为实践中探讨良好的家风,同时要向社会弘扬良好家风,让好家风变成社会好风气的重要来源。同时,要加强家风、校风、行风、政风与党风之间的对接和转化,推动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提升。不仅要将良好的家风向外延伸和发扬光大,也需要以政风党风建设的优秀成果反哺家风建设,通过双向互动让好家风形成更大的社会益处,共同营造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杨菊华认为,除了要将家庭纳入基层治理的主体中来,也要积极鼓励家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如妇联通过寻找最美家庭、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等方式让家庭参与环境治理、关爱孤寡老人和困境留守儿童、弘扬优秀文化等内容,通过好的事例做法来进一步弘扬和感染更多的人。此外,除了宣传和倡导之外,各个部门之间也要进一步协商沟通,共同探索更多真正落地的措施。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妇联的工作,应该呼吁更多力量投入和关注家庭建设的实践,要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的力量,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做好这项工作,同时,应该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穿到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让男女共同参与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来,更好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叶文振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