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打造“身心境合一”文化
深圳高级中学:打造“身心境合一”文化
“今天的主题是烤烤烤,不是考考考。爸妈陪我烧烤,不是陪考。”日前,深圳高级中学东校区在距离高考2个月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班烧烤亲子活动。从师生到家长,紧绷的备考情绪在欢声笑语中得到舒缓。这场活动正是深圳高级中学“身心境合一”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
“身心境合一”:深圳高级中学的教育创新
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党委书记邵爱国说:“近年来,深高东校区构建身心融合课程体系,建设身心境合一校园,用行动改变认知,通过劳动、运动、活动,让同学们在具身体验中达成身心融合。”
作为深圳四大名校之一,深圳高级中学不仅在学术成绩上名列前茅,更在教育理念上不断创新。学校提出的“身心境合一”理念,旨在打破传统教育中身心分离的模式,通过劳动、运动和活动三大支柱,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劳动创造美丽: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在深圳高级中学东校区,劳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学校开辟了“悠然园”劳动基地,学生们在这里种植土豆、蔬菜,体验农耕乐趣。第二届土豆美食节上,学生们用自己种植的土豆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美食,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
据统计,校园里共有1925棵绿植,其中132棵果树和36棵凤凰木毕业林都是近两年学生们共同劳动种植的。校园里还有香樟广场、枇杷园、桂花苑、空中花园等景观。“绿美深高,欣欣紫堡,花漾深高,果然美好”成为学校的共识。
运动强健身心:用体育激发潜能
在深圳高级中学东校区,运动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建有298米的“开放运动长廊”,配备划船机、下拉器、下蹲器、动感单车、引体向上架、跷跷板、围棋石桌等健身器材。足球场、篮球场、体育馆、健身房、滑板泵道、网球墙等设施一应俱全。
学校通过打卡积分、评选“健身达人”等多种举措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高三师生和家长们一起参加“彩虹跑”,跑步途中,学生们相互喷洒环保彩粉表达祝福,人人都成了五彩斑斓的“彩虹”。
活动亲和关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深圳高级中学东校区给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准备了“树洞”吐露心声释放压力。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有绿色主调的“解忧邮局”,学生们可以在电话亭模型内发出“暖心电报”,而在电话的另一端,学校的心理老师会给出“知心回电”,给予专业细致的心理辅导。学生们把“解忧邮局”亲切地称为“心灵通讯站”。
心理老师与体育老师合作设计的身心融会体育课,个性化、针对性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比如,有容貌焦虑的学生,体育老师会引导其健身塑形,同学关系紧张的学生,体育老师会在体育课上提供互助机会。
“身心境合一”:教育的未来方向
深圳高级中学的“身心境合一”理念,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更是对未来教育方向的探索。用劳动创造美丽环境,用运动锻造健康身心,用活动构建亲和关系,在亲近自然行走山水中身心融合,在劳动运动具身体验中身心共进,在绿美深高欣欣紫堡这一环境营造中达成身心愉悦,实现身心境合一,家校社协同。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成为了深圳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正如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校长宋德意所说:“学校创新开展行走德育,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行走大自然徒步活动,每次活动都是同学们和家长老师们共同参加,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走遍深圳坪山的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