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二甲双胍可能悄悄带走你的维生素B12
警惕!二甲双胍可能悄悄带走你的维生素B12
二甲双胍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被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然而,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可能会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维生素B12(VB12)缺乏。研究表明,这种缺乏症的发生率在3.9%到41%之间,且与用药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
二甲双胍如何影响维生素B12吸收?
早在1969年,德国学者Berchtold等人就发现,接受二甲双胍治疗2-3个月的患者会出现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使用二甲双胍6周至3个月后,患者血清中的VB12水平平均会降低57 pmol/L(95%CI为35~79 pmol/L)。
这种影响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研究认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蠕动,刺激肠道细菌过度生长,从而竞争性抑制维生素B12的吸收。此外,二甲双胍还可能干扰内因子的分泌,而内因子是VB12吸收所必需的一种糖蛋白。
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与危害
维生素B12缺乏的典型表现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但更令人担忧的是其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缺乏VB12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甚至痴呆。这些神经系统症状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糖尿病本身的并发症,从而延误治疗。
具体症状包括:
- 感觉异常,如手脚麻木、刺痛
- 共济失调,即协调能力下降
- 振动觉减退
- Romberg征试验阳性
- 认知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症状可能非常轻微,甚至无症状。因此,定期检测血清VB12水平对于及早发现和预防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和应对维生素B12缺乏?
定期检测:建议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每1-2年检测一次血清VB12水平。特别是当用药剂量超过2000 mg/d且持续时间超过4年时,应更加警惕。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VB12食物的摄入,如奶制品、蛋类、瘦肉、动物肝脏和海产品等。
补充VB12:如果检测发现VB12水平低于148 pmol/L(或200 pg/mL),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补充方式包括口服和肌内注射,其中大剂量口服疗法可能与注射同样有效。
监测相关指标:除了血清VB12水平,还可以考虑检测甲基丙二酸(MM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这些指标有助于在早期无症状阶段发现VB12缺乏。
总之,虽然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但其对维生素B12吸收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定期监测和合理预防,可以有效避免VB12缺乏带来的健康隐患。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制定合理的用药和监测计划,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维护整体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