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春节档狂揽35亿,如何重塑老IP的新辉煌?
《哪吒2》春节档狂揽35亿,如何重塑老IP的新辉煌?
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以惊人的速度狂揽35.62亿票房,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这部影片不仅延续了第一部的成功,还在内容上进行了深度创新,特效震撼、剧情流畅、笑泪交织,吸引了全家老少共同观影。通过现代价值观的融入和精心的宣传策略,《哪吒2》成功地将这一经典神话形象重新诠释,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其衍生产品的推出也进一步巩固了哪吒这一IP的价值,展现了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AI赋能营销创新:精准触达目标受众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营销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推广,更注重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度互动、情感共鸣以及文化价值的共享。《哪吒2》的成功,正是现代营销智慧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的典范,尤其是AI技术的运用,让营销策略焕发出新的活力。
企业需要在进军AI营销之际,明确自己的目标。实质上,AI技术能够帮助品牌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痛点,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哪吒2》的成功,背后是制作团队对观众心理的深入理解,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与情感的巧妙结合,使影片触动了数百万观众的心弦。以这种方式开创的新营销理念,无疑为品牌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企业在运用AI实现营收时,必须依赖数据分析。契胜AI内容运营平台的成功,正是因为它能够根据海量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识别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例如,使用先进的算法,从用户的浏览行为、购买习惯到社交活动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生成精准的营销内容,旨在用极小的成本实现极大的回报。根据美国市场调研机构的统计,经过数据分析优化的营销策略,通常能够使营销投资回报率提升至400%以上。
现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不仅仅依赖于价格,还在于品牌的价值观与他们的情感共鸣。这就强调了沉浸式体验在现代营销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哪吒2》通过与粉丝的深度互动,还是契胜的AR、VR技术创造的全新消费环境,都是在品牌传播与消费者体验之间搭建有效桥梁。例如,契胜通过其互动营销SaaS平台,让消费者不仅仅是观众,而是品牌传播者,使得口碑传播效应迅速扩大。
企业的营销策略还需注重科技与内容的结合。《哪吒2》在营销上的成功,不仅依托优秀的剧情创作,更通过一系列的微广告维持了品牌热度。同时,契胜AI内容运营平台也正是利用AIGC技术,根据消费者画像和独有美术资源,为品牌创造出独特的吉祥物与数字IP,让品牌的营销故事通过多种形式生动呈现。
衍生品矩阵:从银幕到生活的全方位覆盖
《哪吒2》的衍生品开发堪称教科书级案例。其衍生品涵盖了潮玩、文具、食玩、出版物、毛绒产品、生活用品等多个大类,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在上海的各大商场、店铺以及电商平台上,哪吒、敖丙等角色的周边产品随处可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争相购买。
在线下,百联ZX商场虽然没有开设主题店,但随处可见的《哪吒2》周边以及宣传海报、立牌造成了网友误会。商场一楼的万代魂旗舰店专门开辟了一块哪吒手办展示区,吸引许多观众前来打卡,店内的两套手办已经有一套卖断货了;二楼的中信书店提供电影官方设定集的预订服务;三楼中庭还有哪吒、敖丙的捏捏玩偶售卖。热销的《哪吒2》周边还有泡泡玛特联名款盲盒。与百联一街之隔的泡泡玛特全球旗舰店二楼入口便展示了一套。不过目前店内的现货已经告罄,观众可以选择现场扫码预订、邮寄到家的服务。
另一个被传有“主题店”的凯德晶萃广场虽然暂未开店,但也是“哪吒”浓度颇高。在商场B2层,有与《哪吒2》联名的酸奶饮品店,购买饮品可以获得冰箱贴、帆布包等周边产品,还可以在店门前《哪吒2》主题的小推车拍照打卡,在收银台领取卡片收集印章。此外,还有森罗万象快闪店内售卖哪吒卡牌和捏捏玩偶。据店员介绍,此前上架的电影镭射票和亚克力摇摇乐“到货10分钟就被抢购一空”。森罗万象合作方、上海乐宜产品总监吴凯鹏介绍:“快闪店开了一个半月,《哪吒2》周边上架之后,人流量增加了40%。最初大家买卡牌是一包一包买,现在已经是一盒一盒买了。我们会在一到两周内补货,还会陆续有新的产品上架,增强店铺的《哪吒2》主题,也有开主题店的可能。”
在线上,塑料主义(FunCrazy)与《哪吒2》合作的周边众筹项目更是创造了惊人战绩。原本目标筹款10万元的项目,目前众筹金额已突破2500万元,敖光手办单款销量就超过两万件。而泡泡玛特联名推出的“天生羁绊”系列盲盒手办早早全线售罄,平均每天还有超过2万人在线搜索。在闲鱼等二手平台上,部分热门款盲盒甚至出现了溢价现象,如“牵手哪吒”与“牵手敖丙”盲盒溢价超过50%,隐藏款“敖丙版哪吒”价格高达200元以上。
票房奇迹:70%占比的绝对优势
2025年春节档的6部电影分别为《蛟龙行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重启未来》《唐探1900》《哪吒2》,从其背后主要出品公司来看,涉及超10家影视上市公司。
其中,《哪吒2》成为今年春节档当之无愧的吸金王。灯塔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片方能拿到的票房分成已经达到19亿元;如果按照平台预测的72亿元最终票房计算,片方可能拿到的票房分成则高达28亿元。公开数据显示,该电影主要出品方为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可豆动画”)、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线传媒”)、北京彩条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条屋”)等。资料显示,可可豆动画公司由彩条屋持股30%,而彩条屋由光线传媒100%控股。
除了票房收入外,《哪吒2》的IP谷子产品也销售火爆。记者了解到,电影中“敖光”一角定价百元的官方手办已经售罄;《哪吒2》与FunCrazy的联名手办众筹也以超额5867%完成。
东吴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预测,《哪吒2》有望给公司贡献11亿元至12亿元收入,贡献8亿元至10亿元利润,并主要在第一季度集中体现,相关衍生品将贡献增量业绩。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哪吒2》的成功,光线传媒投资的《哪吒》系列电影已经实现“二连爆”。
文化传承与商业开发:哪吒IP的持久生命力
哪吒,这一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的角色,因其勇敢、叛逆和对抗强权的形象,即使是在当代社会,依然深受观众喜爱。他在神话故事中是李靖之子,出生于陈塘关,这一地点已经成为人们心中哪吒的象征。然而,陈塘关作为“故里”是否有着绝对的历史权威性?答案并不简单。哪吒故里之争的本质在于对文化根源的探索与认同。古代神话人物的传说经几百年的演变,不同地区可能通过各自的文化特色对其进行了重新解读。这不仅是对哪吒形象的延续,还是地方文化自信的表现。
在文化旅游日益火爆的当下,哪吒形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他是勇敢、叛逆、正义的象征,其故事融合了佛道文化元素,历经千年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对各地而言,哪吒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文化符号,代表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传承。宜宾依托当地的哪吒洞、哪吒庙等传说遗迹,强调哪吒与宜宾的渊源;天津则凭借哪吒闹海故事与海河文化的紧密联系,打造出独特的哪吒文化氛围。蚌埠通过地理命名、非遗传承和文旅开发,将哪吒传说融入地方历史与集体记忆,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这些地方都试图通过哪吒这一文化符号,唤起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从这个角度讲,“故里”之争是各地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彰显。
然而,在这场“故里”之争背后,商业利益的驱动也十分明显。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一个热门的文化IP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哪吒作为拥有广泛受众基础的神话形象,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以哪吒为主题的文化旅游项目,如主题公园、文化节等,不仅能吸引游客,带动当地旅游消费,还能促进周边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一些地方为了争夺哪吒“故里”,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宣传推广,打造相关文旅项目,试图在文化旅游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这种商业驱动下的“故里”之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哪吒文化的传播,但也容易导致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面对哪吒“故里”之争,一方面,要尊重各地对哪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鼓励他们深入挖掘哪吒文化内涵,通过创新的方式将其呈现给大众,让哪吒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过度商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让文化成为商业的附庸。哪吒“故里”之争,既是文化的碰撞,也是商业的博弈。只有在文化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才能让哪吒这一神话IP真正造福于社会,让古老的神话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票房和衍生品的胜利,更是哪吒IP在新时代的全面升级。通过现代营销手段和IP开发策略,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