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太原网警发布寒假防骗预警:未成年人游戏诈骗高发,这些套路要当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太原网警发布寒假防骗预警:未成年人游戏诈骗高发,这些套路要当心!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9516132_121186586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11IRO30552FDTY.html
3.
https://www.hshfy.sh.cn/shfy/web/xxnr.jsp?pa=aaWQ9MTAyMDM5NDU1NyZ4aD0xJmxtZG09bG01MTkPdcssz&zd=xwzx
4.
https://credit.hegang.gov.cn/341.news.detail.dhtml?news_id=5239
5.
https://gaj.xuancheng.gov.cn/News/show/1611912.html
6.
https://gaj.quanzhou.gov.cn/zwgk/ztzl/fzpxczl/202501/t20250124_3134871.htm
7.
https://www.tit.edu.cn/info/1320/14027.htm
8.
https://news.voc.com.cn/article/202205/202205301500394274.html?mobile

随着寒假的到来,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接触网络游戏,但这也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近期,太原网警发布重要提醒,揭露了多起针对未成年人的游戏诈骗案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令人警醒的案例。

01

真实案例:游戏皮肤背后的诈骗陷阱

1月15日,太原网警通报了两起典型诈骗案件:

  • 小学生李明(化名)在使用家长手机玩游戏时,被不法分子以赠送“游戏皮肤”为由,诱导添加社交账号,并套取家长的有关账号、手机号、邮箱验证码,试图盗走家长社交账号中的3万元。幸好家长发现及时,反诈民警迅速对社交账号进行保护性止付,避免了财产损失。

  • 11岁的小学生张强(化名)就没这么幸运了。他在使用父母手机玩游戏时,看到免费赠送游戏皮肤的消息,添加“客服”账号后,被“客服”告知因未成年人操作导致公司财务被冻结,需配合解除冻结,否则将起诉其父母。张强在对方恐吓下,通过视频按要求操作,最终被转走约1万元。

02

诈骗手法揭秘:如何套路未成年人

分析这些案件,可以发现诈骗分子主要利用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游戏道具诱惑:以“免费皮肤”、“限定装备”等游戏道具为诱饵,吸引未成年人注意。

  2. 心理弱点利用: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容易被花言巧语迷惑,同时害怕被家长责备而不敢告知实情,导致被骗金额增加。

  3. 恐吓威胁手段:通过威胁“账号冻结”、“父母坐牢”等手段,迫使未成年人配合转账。

  4. 平台漏洞利用:部分游戏平台实名认证机制不完善,未成年人可以轻易使用他人身份信息登录。

03

全方位防范措施:家校平台共筑安全防线

面对日益猖獗的未成年人游戏诈骗,需要家庭、学校和游戏平台共同努力,构建全方位的防护体系。

家长层面:

  • 加强监管:密切关注孩子的上网行为,特别是游戏活动。
  • 安全教育:通过真实案例教育孩子识别网络诈骗,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 信息管理:妥善保管手机、身份证、银行卡及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
  • 合理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避免过度沉迷游戏。

学校层面:

  • 课程教育: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防骗意识。
  • 主题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 家校联动: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网络安全问题。

平台层面:

  • 完善实名认证:采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加强用户身份验证。
  • 限制交易: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和消费进行合理限制。
  • 风险提示:在交易环节增加安全提示,提醒用户警惕诈骗。
04

共同守护: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网络环境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保护他们的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长、学校、游戏平台以及社会各界都应携手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让孩子们远离诈骗的威胁,快乐成长。

太原网警提醒:寒假期间,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时间增多,家长和学校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游戏平台也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共同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空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