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启动“博英行动计划2.0”: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复旦大学启动“博英行动计划2.0”: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10月30日,复旦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大会,全面启动新一轮“博英行动计划2.0”。校长金力在会上强调,发展一流研究生教育是建设“第一个复旦”的关键因素,要围绕创新链构建一流研究生教育链,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进一步推动本硕博贯通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此次“博英行动计划2.0”的启动,是复旦大学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对高等教育最新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校长金力指出,要明确使命,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理想。全校上下要从根本上扭转一些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观念,要强烈呼唤“人梯精神”的回归,把学生摆到教育体系、育人场域和资源配置的中心,把本研一体化作为重要改革方向,做到招生工作贯通、培养方案贯通、课程体系贯通、教务管理贯通,真正塑造出一个本硕博贯通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具体改革措施
“博英行动计划2.0”将重点实施体系、能力、平台“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范式改革。在体系方面,将构建本研一体化教育体系,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完善全校一体化工作格局。在能力方面,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改进研究生培养的路径模式和工具方法,全面提升培养效能。从横向上,分类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从纵向上,将能力建设贯穿培养全过程,在入口端深化招考方式改革,在培养端重塑培养流程要素,重建研究生课程矩阵,在出口端围绕综合能力培养目标,明确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学位授予标准和学位论文规范。
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特别是基础学科和专注基础研究的学生,学校将集中力量建“特区”,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作为核心任务。而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将以工程硕博士培养为示范引领,推动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把创新服务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作为提升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
过去三年的成效
自2020年首次研究生教育大会以来,复旦大学全面落实博英计划八大任务和24项举措,取得显著成效。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20年的首次破万增长到2023年的近1.2万人,达到本科生招生规模的3倍。实施本博贯通的“卓博计划”以来,四期共录取659位、平均绩点为年级10%的复旦优秀本科生留校攻读博士学位。推免生选择留校直博人数较三年前提高了1.2倍,并由此引领带动研究生教育整体质量持续提升,“优生优师优培”的整体辐射效应明显。
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近三年累计毕业研究生2.2万人,87.2%的博士毕业生投身研究研发岗位,硕士毕业生中从事专业对口行业的比例超过85%。学校在四年一度的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取得历史性突破,获首届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位列全国第二。
未来展望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复旦大学启动新一轮博英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范式改革。学校将通过重点实施体系、能力、平台“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范式改革,在“破”与“立”中求新变、育新机,引领复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一计划不仅将为复旦大学建设“第一个复旦”提供有力支撑,也将为全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通过持续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复旦大学正致力于培养更多能够投身自主创新洪流的生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