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真的让人更健康、更长寿吗?
婚姻真的让人更健康、更长寿吗?
最新研究显示,婚姻状态与个人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例如,发表在JAMA子刊的一项研究指出,未婚者的死亡风险明显高于已婚者,其中冠心病死亡率高出20%,癌症死亡率增加6%。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婚姻与健康关系的深入思考。
婚姻与健康的生物学解释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良好的伴侣关系能够显著改善人体的生理状态。研究发现,很多未婚人士的皮质醇水平较高,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问题。皮质醇是一种应对压力的重要激素,可升高血压、提高血糖水平,并产生免疫抑制作用。而良好的陪伴关系有助于排解压力和焦虑情绪,降低皮质醇水平,从而有益于健康与长寿。
此外,婚姻伴侣会互相照顾,督促对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稳定的婚姻关系还能带来更多的情感支持、财力支撑,提升抗压能力。芬兰和挪威一项跨度为20年的研究显示,未婚男性罹患癌症的风险会增加10%。单身、离婚或丧偶的癌症患者平均估计生存时间,要比已婚或有同居伴侣的患者短682.4天。
婚姻与健康的心理学解释
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婚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密切联系。尚恩·格拉弗和约翰·海利威尔的研究表明,婚姻关系越好,一般预示着较高的幸福感。即使婚前幸福感几乎一致的夫妻们,婚后仍然会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夫妻之间保持类似友谊的关系对婚姻幸福有着积极影响。研究发现,那些认为配偶是他们最好朋友的夫妻,婚姻的幸福感是一般夫妻的两倍。这种友谊式的婚姻关系包含了相互吸引、喜爱、亲密的自我揭露和相互支持等要素,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强化浪漫的爱情关系。
性别差异:婚姻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影响
研究显示,婚姻对男性和女性的健康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已婚男性比未婚男性寿命长7.5年,而女性仅延长2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解释:
社会支持与行为约束:已婚男性从妻子那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行为约束,有助于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承担更多成年人责任。相反,已婚女性的健康改善更多体现在经济状况的改善上。
家务劳动分配:已婚女性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这可能部分抵消了婚姻带来的健康益处。研究显示,女性每日做家务的时间是男性的2.4倍,长时间、高强度的家务劳动会提高骨关节不适的几率。
婚姻质量的影响:不幸的婚姻对女性健康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在所有情感状态中,遇上糟糕婚姻的女性,有23%的概率会出现健康问题,比未婚女性还高5个百分点。
婚姻质量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婚姻带来的健康益处并非自动获得,而是取决于婚姻的质量。良好的婚姻关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持、社会连接和健康行为的约束,从而促进双方的健康。相反,不幸的婚姻不仅无法带来健康益处,还可能对当事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与其简单地认为结婚就能延年益寿,不如更具体地审视自己的状态——工作和生活压力是否太大?有没有一个能随时倾诉的社交圈子?生活习惯是不是规律健康?身体有恙了会不会早点就医——恐怕更关键。
婚姻不是简单的“结婚就健康”,而是需要经营的长久关系。只有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基础上的婚姻,才能真正带来健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