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研究证实:葛根素能调控大脑减少油脂吸收,但专家提醒这些人慎用
《自然》研究证实:葛根素能调控大脑减少油脂吸收,但专家提醒这些人慎用
近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中药葛根中的活性成分——葛根素,能够通过调控大脑与肠道之间的信号通路,减少脂肪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葛根在减肥领域的潜在价值,也为肥胖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葛根素:大脑与肠道之间的“指挥官”
研究发现,当小鼠摄入高脂饮食时,其体重和脂肪积累显著增加。通过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技术,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的背侧迷走神经核(DMV)神经元在调节肠道脂肪吸收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这些神经元被激活时,小鼠的肠道脂肪吸收增加;相反,当这些神经元被抑制时,脂肪吸收则减少。
更令人惊喜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葛根素能够通过抑制DMV神经元的活性,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无论是腹腔注射还是脑室内注射,葛根素都能显著减少小鼠的体重增加、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并增加粪便脂肪排泄量。具体而言,高剂量的葛根素(37.3 μg/kg)在腹腔注射中可使体重增长减少约20%,而低剂量的葛根素(3.73 ng/μl)在脑室内注射中也有约15%的减肥效果。
葛根的传统应用与现代研究
葛根,又名野葛,是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在中医理论中,葛根性味甘、辛,凉,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等症状的治疗。
现代研究表明,葛根富含黄酮类、三萜类、皂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糖、调脂、抗炎、抗氧化、降压等多重功效。其活性物质可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等途径,调节体内糖脂代谢因子水平。此外,葛根素中富含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促进体内脂肪代谢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肥胖、倦怠乏力、口干口渴等症状。
葛根的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葛根不仅是一种中药材,也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材。常见的食用方法包括:
冲泡饮用:取适量葛根粉,先用少量温水调匀,再加入沸水搅拌至透明糊状即可饮用。
煮粥或炖汤:可将葛根粉加入小米粥或其他食材中煮食,如葛根绿豆菊花粥等。
制作小吃:与面粉、鸡蛋混合煎制,制成营养美味的小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葛根具有诸多保健功效,但并非人人适用。专家建议,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10克左右,避免过量引起不适。孕妇、低血糖患者及雌激素敏感人群应谨慎食用。此外,由于葛根性凉,低血压、低血糖、体寒湿重、葛根过敏者不宜食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科学看待葛根的减肥功效
虽然《自然》杂志的研究为葛根的减肥潜力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专家也提醒我们,不能将其视为“减肥神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阶段,其在人体中的减肥效果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临床验证。因此,对于想要通过葛根减肥的人群,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并结合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才能长期管理好体重。
总之,葛根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在保健和医疗领域的价值不容忽视。但对其功效的期待也应保持理性,科学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