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俾斯麦的铁血外交:普丹战争背后的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俾斯麦的铁血外交:普丹战争背后的故事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715876037474475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9%AE%E4%B8%B9%E6%88%98%E4%BA%89/4724213
3.
https://m.douban.com/note/840169259/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AE%E4%B8%B9%E6%88%98%E4%BA%89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8D%81%E5%B9%B4%E6%88%98%E4%BA%89
6.
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vert-tra-45074337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AE%E5%A5%A5%E6%88%98%E4%BA%89
8.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eb1c8b57fc2140cca3bb246ce076ccea!!wm_id=61b7c4d98a9a48e383befda67c9bcd32
9.
http://751com.cn/wap/yingyu/lunwen_31437.html

普丹战争(德国称为德丹战争,德语:Deutsch-Dänischer Krieg)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外交智慧的展现。俾斯麦通过其精妙的外交策略,在这场战争中为德国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最终推动了德意志统一进程。

01

背景与导火索

19世纪中期,石勒苏益格(Schleswig)和荷尔斯泰因(Holstein)这两个公国的归属问题,成为德意志统一道路上的一颗定时炸弹。石勒苏益格居民使用的语言,包括德语、丹麦语和北弗里西语,但大多数都是丹麦裔;荷尔斯泰因则以德裔居民为主。两地都由丹麦君主统治,共同拥有悠久历史,但与丹麦的关系非常复杂。荷尔斯泰因是德意志邦联成员;石勒苏益格则是丹麦的采邑,与丹麦都不是邦联成员。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死后无嗣,这些法律问题就成为关键。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声称,两国公国的继承法与丹麦的类似法例不同;丹麦民族主义者则反对,认为荷尔斯泰因继承法与丹麦的不同,石勒苏益格却不然。1460年的里伯条约规定,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永远不分离”(Ewig ungedeelt),令情况更为复杂。

02

俾斯麦的外交布局

俾斯麦敏锐地捕捉到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因为当时的国际形势对普鲁士相当有利。

  • 沙俄自顾不暇:当年波兰爆发大规模起义,反抗俄国民族的残酷统治。起义席卷了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而沙皇为平叛起义,沙俄动用了国家近一半的陆军。而英法又在暗中支持波兰起义军,这使沙俄处境极为孤立。在这种情况下,普鲁士与沙俄签署了协助俄国镇压波兰起义的协定,这对沙俄就是雪中送炭,从而确保了普鲁士发动对丹麦的战争时俄国的中立。

  • 法国深陷战争:当时法国深陷墨西哥战争之中,这次战争是因为墨西哥总统贝尼托·胡亚雷斯于1861年7月17日停止再向外国支付借款的利息而引发,从而英国、西班牙及法国三国联合攻打墨西哥,所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根本没有心思与普鲁士作斗争,同时俾斯麦与法国沟通暗示战后会给法国好处,如此确保法国无意干涉这场战争。

  • 英国隔岸观火:作为欧洲岛国的英国,对普鲁士的战争相当敏感,但是法国和俄国都没有搅和其中的意思,所以英国也就选择了隔岸观火,而且当时在英国还有德国一旦统一,可以直到牵制法国、俄国的作用,这是有利于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的。

同时,俾斯麦又在德意志内部动了心思。本来普鲁士自己对付丹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俾斯麦认为如果把奥地利撇在一边,显然是害而无利的。因为从总体上看,解决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问题,就是为了整个德意志民族,奥地利身为德意志邦联的强国,眼看着普鲁士在德意志民众中影响力日益扩大,心中不仅不人舒服,而且还会产生怨恨,与其这样,还不如把奥地利拉进来为普鲁士一起干,这既让奥地利出钱出力了,又最大限度地消解它心中的不快。而且普、奥一起干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使欧洲其他强国不会轻易干涉普、奥的行动,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跟德意志邦联中两个强国闹得不愉快。而且普、奥是为了德意志统一,主导战争的普鲁士仍会得到德意志人感恩,更会得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德意志人的支持。

03

战争过程与结果

1864年2月,普奥联军渡过艾达河(Eider)进入石勒苏益格。丹麦虽在本土作战且海军占优,但陆军不敌联军。关键战役如迪伯尔战役(Düppeler Schanzen)后,丹麦溃退至日德兰半岛。1864年10月《维也纳条约》签订,丹麦放弃两公国主权。石勒苏益格由普鲁士管理,荷尔斯泰因归奥地利,为后续普奥矛盾埋下伏笔。

04

影响与后续

普丹战争是俾斯麦“铁血政策”的首场胜利,巩固了普鲁士在德意志邦联的领导地位,并为1866年普奥战争奠定基础。通过这场战争,俾斯麦不仅成功解决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更重要的是,他巧妙地利用外交手段,为德意志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场战争改变了欧洲地缘政治格局,成为德国统一道路上的关键一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