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知道的财经基础知识,你了解过了吗?
不能不知道的财经基础知识,你了解过了吗?
在当今社会,财经知识已经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无论是投资理财还是日常消费,了解一些基本的财经概念都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重要的财经基础知识,包括货币供应量的划分、采购经理指数(PMI)以及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概念。
货币供应量的划分
货币供应量按流动性划分为M0、M1、M2、M3四个层次: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1 与M2 之差是准货币。
M0=流通中现金
M1=流通中现金+可交易用存款(支票存款\转帐信用卡存款)(此项也称为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M1+非交易用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M3=M2+其他货币性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M0流通中的现金量作为最窄意义上的货币
M1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能力,商品的供应量应和M1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不然经济会过热或萧条。
M2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研究M2,特别是掌握其构成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分析,预测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紧缩的方法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采购经理指数(PMI)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简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产品的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常见财经术语
-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 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的简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20世纪初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又称相对购买力指标,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使我们能够在经济学上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这种理论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