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麻省理工学院“道德机器”:AI伦理决策的全球实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麻省理工学院“道德机器”:AI伦理决策的全球实验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3623
2.
https://www.media.mit.edu/projects/moral-machine/overview/
3.
https://www.media.mit.edu/publications/the-moral-machine-experiment/
4.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6501092
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637-6
6.
https://html.rhhz.net/KXYSH/html/8aa03326-6fcd-4d50-9c37-5a9c8f329afa.htm
7.
https://m.zcool.com.cn/article/ZOTA2MTQ0.html
8.
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2576
9.
http://www.cass.cn/zhuanti/2021gjwlaqxcz/xljd/202110/t20211009_5365911.shtml
10.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7590.html
11.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62634913
12.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20804709788.html

麻省理工学院推出的“道德机器”实验引发了广泛讨论。该实验通过模拟各种复杂情境,让用户在自动驾驶汽车面临道德困境时做出决策,从而探讨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例如,在紧急情况下,自动驾驶车辆应如何选择牺牲乘客还是行人?这一系列问题不仅考验着人类的道德判断力,也对AI算法的设计提出了巨大挑战。通过参与这个实验,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动驾驶技术背后的伦理困境,并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未来交通环境。

01

实验背景与目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已经从科幻概念逐渐变为现实。然而,当机器开始做出可能影响人类生命的决策时,一个核心问题浮现出来:我们如何确保这些决策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

麻省理工学院于2016年推出了“道德机器”(Moral Machine)实验,旨在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在面对不可避免的事故时,应该如何做出道德决策。这个在线实验平台通过模拟各种道路场景,让用户在两难情境中做出选择,从而收集全球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伦理决策的看法。

02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道德机器”实验设计了一个多语言的在线平台,支持10种语言,吸引了来自23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人参与,共收集了4000万项决策数据。实验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场景,让用户在两种可能的事故结果之间做出选择。

每个场景都涉及9个关键因素:

  • 人类与动物的保护优先级
  • 直行与转向的选择
  • 行人与乘客的保护
  • 生命数量的权衡
  • 性别差异
  • 年龄差异
  • 是否遵守交通规则
  • 健康状况
  • 社会地位

通过这些因素的组合,实验生成了大量复杂的道德困境,让用户在其中做出选择。

03

实验结果分析

研究团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全球公众在自动驾驶汽车伦理决策方面的偏好和差异。

全球偏好

实验结果显示,全球参与者表现出三个显著的偏好趋势:

  1. 保护人类优先:在人与动物的选择中,绝大多数参与者倾向于保护人类生命。
  2. 数量优先:在必须做出选择的情况下,参与者倾向于保护更多的人。
  3. 年轻优先:在年龄相关的决策中,参与者更倾向于保护年轻人。

这些发现与德国自动化和联网驾驶道德委员会的建议相呼应。该委员会在2017年发布的指南中明确指出,保护人类生命应优先于保护动物,这与实验结果高度一致。然而,委员会建议避免基于年龄进行区别对待,这与实验中表现出的保护年轻生命的倾向形成对比。

文化差异

研究还发现,不同文化群体在道德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地理定位分析,研究团队将参与国家分为三个主要集群:

  • 西方集群:以北美和欧洲国家为主,表现出较强的个人主义特征。
  • 东方集群:包括东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一些伊斯兰国家,呈现出集体主义倾向。
  • 南方集群:主要由拉丁美洲国家组成,显示出独特的道德偏好。

具体差异体现在:

  • 对年轻生命的保护程度:东方集群相对较低,南方集群较高。
  • 对社会地位的重视程度:南方集群表现得更为明显。
  • 对非法行人的态度:经济较不发达地区的参与者对非法行人更为宽容。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为制定全球通用的自动驾驶伦理规范带来了挑战。

04

对自动驾驶伦理决策的启示

“道德机器”实验的结果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伦理决策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 公众意见的重要性:实验表明,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决策有明确的期望。制造商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偏好,以提高技术的接受度。

  2. 文化差异的考量:不同文化群体的道德偏好差异显著,这意味着全球统一的伦理标准可能需要灵活适应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

  3. 技术与伦理的平衡: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不仅要追求技术进步,还要充分考虑伦理因素,确保技术发展符合人类的价值观。

  4. 政策制定的挑战:实验揭示的道德偏好差异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挑战。如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同时制定公平合理的政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05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道德机器”实验提供了宝贵的洞见,但自动驾驶汽车的伦理决策仍面临诸多挑战:

  1. 技术实现的复杂性:将抽象的道德偏好转化为具体的算法决策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

  2. 法律框架的缺失:目前全球范围内缺乏统一的自动驾驶伦理法规,这阻碍了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3. 责任归属的模糊性:在自动驾驶事故中,如何界定制造商、软件开发者和使用者的责任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4. 公众信任的建立:如何在技术发展中建立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信任,是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麻省理工学院的“道德机器”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起点,让我们得以一窥AI伦理决策的复杂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跨学科的合作,共同探索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议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