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政下,你的理财策略该变了吗?
央行新政下,你的理财策略该变了吗?
2月13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表示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这一政策转向对金融市场和普通投资者的理财策略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政策转向:适度宽松成主基调
报告指出,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同时,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这一政策转向的背景是当前经济面临的多重挑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CPI同比上涨0.5%,PPI同比下降2.3%,仍处于负值区间。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认为,消费需求不足现象依然明显,为后期政策面加大促消费力度提供了空间。
市场影响:股债双牛可期
债市:短期利多,长期向好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1月是工业生产淡季,叠加今年春节假日提前,影响PPI表现。从政策设计和执行上看,央行创设的两项支持工具遵循了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是否使用、使用多少主要取决于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意愿。
市场人士认为,两项工具可以对资本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持和托底作用,但长期看,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重点还在于发挥好市场自身力量,健全制度建设,平衡好投资和融资双重功能。同时,还要发挥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体责任和证券基金公司稳定市场重要作用。
股市:政策利好,信心提振
2024年9月,央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中,首次创设了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工具,即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从宣布到落地用时不到一个月,有效提振了海内外市场信心,初步建立起资本市场内在的稳定平衡机制,是央行在拓展货币政策传导、金融稳定功能方面的有益探索。
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股票、股票 ETF、债券等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票等高流动性资产用于抵押融资,打通了央行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渠道。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银行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发放相关贷款,再贷款“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报告》介绍,两项工具均内嵌逆周期调节属性,在股市超跌、股价被低估时,行业机构和上市公司、主要股东买入意愿较强,两项工具使用量会比较大;而在股价上涨、流动性恢复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回购增持的成本增加,行业机构换券融资的必要性也下降,工具使用量会自然减小。由此建立的内在稳定机制,有利于发挥校正资本市场超调、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支持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例如,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股市表现低迷,尤其是第三季度出现连续下跌,上证指数降至2600点附近,两项工具创设并发布后,A股市场迅速上涨,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两项工具在市场低迷期间的应对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从政策设计和执行上看,央行创设的两项支持工具遵循了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是否使用、使用多少主要取决于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意愿。
市场人士表示,资本市场是信心风向标,也是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机制,与预期稳定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两项工具具有逆周期调节作用,在市场低迷期,通过提供流动性支持,引导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行业机构回购和增持股票,助力稳定股价,抑制羊群效应等顺周期行为,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这与宏观审慎管理目标是一致的。
理财策略:灵活调整,把握机遇
短期理财:追求稳健收益
在低利率环境下,寻找安全且收益相对较高的短期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的重要课题。以下几种产品值得关注:
同业存单理财产品:截至2024年9月,已有近400只同业存单理财产品发行,上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达2.32%。这类产品主要投资于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同业存单,风险较低,期限灵活,适合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
短债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债券,持有期在3年以内,收益相对稳定。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选择短债基金投顾组合可以进一步分散风险。
国债逆回购:期限从1天到半年不等,操作方便,适合有闲置资金的投资者。对于股票交易者,可以利用闲置仓位资金进行短期理财。
货币基金:如余额宝、零钱通等,收益稳定在2%左右,适合对流动性要求极高的投资者。
中长期理财:注重资产配置
对于中长期资金,建议采取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策略:
“固收+”产品: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固收类资产的投资收益率正在变薄,因此提升权益类资产占比成为银行理财机构的共识。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于银行理财行业去嵌套、去通道要求趋严,“拥抱波动”或成为行业2025年的发展主线。
权益类投资:在政策支持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慢牛行情。投资者可以关注与政策导向高度相关的行业,如新能源、智能制造等,这些领域受政策支持和全球需求拉动,展现出较高的增长潜力。
债券投资:债市配置方面,受限于负债端产品期限,仍将聚焦在中短端信用债,通过适当拉久期和下沉获取收益。从“固收+”的方向来看,可转债、REITs、黄金、被动ETF将会是比较优质的配置方向。
风险管理:理性投资,分散配置
在调整理财策略时,投资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
- 不要把所有资金集中投资于单一产品
- 关注产品的流动性,确保资金使用需求
- 保持理性投资心态,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央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无论是短期理财还是中长期投资,关键是要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资金需求,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并保持理性和耐心。在市场波动中寻找机会,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