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越轨理论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越轨理论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14524
2.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635f0d1b71450839686cd72c5630cfad
3.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qtxgfl/202110/t20211025_574843.html
4.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52198
5.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46324127914197292.html
6.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8032
7.
http://www.cycrc.org.cn/kycg/qnzzyjs/202210/t20221028_114408.html
8.
http://www.xiongan.jcy.gov.cn/rcjc/rcgzdt/202012/t20201230_3087533.shtml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3178件,判处未成年人罪犯98426人,占同期全部刑事罪犯的2%至2.5%。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犯罪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9年和2023年出现明显回升,这表明传统的预防措施已难以有效遏制这一问题。

面对这一挑战,越轨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框架。该理论认为,越轨行为并非个体的内在属性,而是社会互动的产物。通过分析社会结构、个体行为和社会反应三个层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并据此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01

社会结构因素:环境塑造行为

社会解组论指出,城市中心区域的结构条件,如破败的住房、贫困和高离婚率等,是青少年越轨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困境未成年人,包括辍学、流动和留守儿童,在犯罪群体中占较大比例。这些青少年往往生活在社会边缘,缺乏稳定的家庭支持和教育资源,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

失范和张力论进一步解释了这种现象。学者默顿认为,下层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孩子在追求物质成功的压力下,更容易选择越轨行为作为替代手段。Clow ard and Ohlin则指出,即使是非法的机遇,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也是不均等的,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犯罪倾向。

02

个体行为因素:学习与控制

学习理论强调,越轨行为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的。Bandura的研究表明,长期在成人越轨角色的示范下,青少年会模仿暴力等越轨行为。这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青少年犯罪者都有相似的成长背景,如家庭暴力或不良同伴影响。

控制理论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该理论认为,所有人都有违反法律的动机,但大多数人因为与主流社会的紧密联系而避免犯罪。当这种联系断裂时,如家庭破裂或学校教育失败,青少年就更容易走向越轨。

03

社会反应因素:标签与排斥

标签理论揭示了社会反应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当一个青少年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后,他可能会被社会排斥,进而导致更多的越轨行为。这种恶性循环在实际案例中屡见不鲜。例如,一些曾经犯错的青少年在重返校园后,因为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难以获得公平的对待,最终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基于越轨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预防措施:

  1. 家庭教育:建立紧密的情感纽带,提供稳定的成长环境
  2. 学校教育:开展预防犯罪教育,建立学生欺凌防控机制
  3. 社会层面:减少标签化,提供多元发展机会
  4. 跨部门合作:整合政府、学校、社区和家庭资源,形成预防合力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和应对。通过越轨理论的视角,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其成因,还能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这不仅是为了减少犯罪,更是为了帮助每一个迷途的青少年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