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都江堰二王庙:震后重生的文化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都江堰二王庙:震后重生的文化瑰宝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8C%E7%8E%8B%E5%BA%99/514188
2.
https://www.sohu.com/a/477683008_121124387
3.
https://www.sohu.com/a/199350383_348885
4.
https://www.sohu.com/a/474729475_121124387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7%8E%8B%E5%BA%99
6.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886/75074.htm
7.
https://m.fx361.com/news/2019/1204/6071894.html
8.
https://m.57023.com/dujiangyan/a12870.html
9.
https://www.szlib.com/pdcn/Home/Content/18800
10.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886/75046.htm
11.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886/75068.htm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地震,让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其中,作为纪念李冰父子的重要建筑——二王庙,更是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在国家文物局的组织下,一场历时数年的修复工程,让这座承载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群,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二王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文献记载,古代岷江时常泛滥成灾。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及其子率众开凿都江堰,调控江水,使整个成都平原既得灌溉、舟楫之利,又免水患、干旱之苦。二王庙原为望帝祠,百姓所缅怀和敬仰更名为崇德庙,宋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改称为二王庙。民国十四年(1925年)曾遭火焚,灾后募资重建。二王庙顺应山势,建筑主轴线呈现西南东北走向,为合院式布局。同时,设计者集巧思,转换山门前序院落空间,偏置入口,反而形成极有特色的“山门院落”。现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

2018年,二王庙古建筑群灾后抢救保护工程获国家文物局授予的“优秀文物保护工程特别奖”。此外,修复工程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示范工程”等奖项。

地震发生后,国家文物局迅速组织专家赴都江堰进行现场勘查,并论证通过了有关清理抢险方案和施工方案。随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担任勘查设计总负责,泉州刺桐古建筑公司、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负责施工,河北木石古代建筑设计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整个修复工程遵循“原位置、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力求恢复古建筑的原貌。

在修复过程中,专家团队首先对二王庙的山体进行了加固处理,以解决基础安全问题。随后,施工人员对坍塌的构件进行逐一清理,并保存下来,以便在后续修复中“对号入座”。为了保证修复效果,施工团队还调取了二王庙的所有图文资料,参照结构图进行施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复工程还特别注重提升古建筑的抗震性能。虽然传统木结构建筑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面对七八级地震仍显不足。为此,专家团队在古建筑的隐蔽部位加入了抗震元素,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提高了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修复案例当属二王庙内的字库塔。字库塔是二王庙的重要文物建筑,由东西两座砖石宝塔组成,分列于大殿前侧。地震中,字库塔完全震毁,修复难度极大。修复团队通过历史照片和档案资料,精确还原了字库塔的原貌。在修复过程中,他们采用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抗震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既保持了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又提升了其抗震性能。

如今,经过精心修复的二王庙,再次向世人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风貌。游客们可以沿着古朴的石阶,登上二王庙,俯瞰都江堰全景。在庙内,还可以看到刻有李冰治水口诀的石壁,感受古人治水的智慧。每年清明时节,这里还会举行盛大的“官祭”仪式,祭祀李冰父子,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王庙的修复工程,不仅恢复了其历史风貌,更体现了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卓越成就。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启示,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