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青年人才成长的摇篮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青年人才成长的摇篮
2024年3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迎来九周年院庆。作为四川省校合作落地的第一个科研机构,研究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人才汇聚平台和科技创新中心。九年来,研究院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硕果累累,已成为能源领域青年人才成长的重要摇篮。
打造青年人才成长的沃土
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以服务国家能源革命战略为己任,建立了完善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目前,研究院已建成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8个高能级科研实验室,拥有10个由院士和国家杰出人才领衔的研究中心,为青年人才提供了高水平的科研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院注重全方位能力提升,建立了完善的职称评定体系,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同时,研究院还设有竞争力强的薪酬体系和上不封顶的项目奖励机制,为青年人才提供优渥的福利待遇。据统计,研究院已培养了5名国家级人才和33名省级人才,70余名高级职称人才,形成了一支400多人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搭建青年人才交流的高端平台
2023年11月,由研究院承办的2023能源创新青年论坛在四川天府新区成功召开。论坛以“‘智’汇青春,‘碳’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能源电力领域的200余位院士专家及青年人才参与,1万7千余位观众通过视频直播方式收看论坛实况。
论坛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重庆大学副校长李剑等五位专家分别就绿氢发电、高端输变电装备、电力特色高校“双一流”建设等前沿议题作主旨报告。同时,论坛还设置了6个平行分论坛,涵盖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学术沙龙、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新能源不确定性及其应对方法等多个主题,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和交流学术观点的平台。
研究院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与成效
研究院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首先,研究院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据统计,研究院已承担870余项科研项目,争取近9亿元科研经费,获得2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研发近百项领先关键技术。这些科研项目和成果为青年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土壤。
其次,研究院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鼓励青年人才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开展研究。研究院的科研领域涵盖清洁低碳能源、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信息融合、能源碳中和等多个前沿方向,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最后,研究院注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与全球30余个国家的200余个高校院所、产业企业和国际机构开展深入合作,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国际化的交流平台。
展望未来:为能源革命培养更多青年才俊
面向未来,研究院将继续秉持“人才强院”战略,进一步完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院将紧抓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积极参与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建设,为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清洁化发展、服务“双碳”目标全面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同时,研究院还将继续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为青年人才提供展示才华和交流思想的平台。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院将为能源革命和国家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