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个新职业,94个数字职业!新青年,新机遇,新职业
74个新职业,94个数字职业!新青年,新机遇,新职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
2023年就业形势持续回暖,但目前我国就业结构性问题仍较突出,青年失业率仍居高不下。据教育部预计,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或将达到1158万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职业因其市场需求兴旺、供给相对不足的特征,成为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新选择。
什么是新职业?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经济新业态强势崛起,一批工作内容新颖、工作模式多样的新职业相继涌现,极大丰富了职业人才内涵。
民宿管家、易货师、带货主播、电子竞技员、人工智能训练师……
一批新奇有趣的新职业正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为新时代新青年提供了更丰富的职业选择,也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广义来说,一切伴随新技术、新业态出现而诞生的新型职业均可被视为新职业。狭义来看,人社部曾明确定义,新职业是指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尚未收录的,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的职业。
新职业的定义标准是什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标准:从业规模,劳务报酬和发展前景。
实际上,除人社部已公布的74个新职业之外当前,我国还存在着许多尚未被官方认可,但从业规模已十分可观的新兴职业。密室设计师、剧本杀NPC、整理收纳师、改娃师、芳香治疗师、AI提示词工程师……
现如今,各种新奇小众的职业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大家所熟知。
人民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近一年来,网络配音员、陪诊师、上门厨师/上门遛狗师、助浴师、塔罗师等新兴职业舆论关注较高。
报告中,人民数据研究院与趣丸科技将聚焦新职业这一关键词,综合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从新职业利好政策、从业规模、职业特点等方面入手,描绘当前我国新职业发展现状,总结新职业成长过程中暴露出的痛点、难点、堵点,点明新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综合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助力新职业更为稳健地驶入发展快车道,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对接、与社会需求同步,为新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