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猛涨3%,基金重仓股为何不给力?
恒指猛涨3%,基金重仓股为何不给力?
2025年2月13日,港股市场经历了一轮过山车行情。恒生指数、国企指数自1月13日年内低位至2月13日高位均累升逾20%,恒生科技指数同期升幅更高达32%。然而,在这轮强劲反弹中,不少投资者却发现,自己持有的基金重仓股表现并不理想,未能充分分享到市场上涨的红利。
港股市场为何如此强劲?
本轮港股上涨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多个方面:
估值优势:经过连续四年下跌,港股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恒生指数市盈率仅9倍左右,位于近10年20%分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2倍,显著低于纳指100指数36倍的估值水平。
AI技术突破:DeepSeek的发布引发了全球对AI发展的关注,中国科技股迎来价值重估机会。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股价大幅上涨,带动科技板块走强。
资金持续流入:南向资金2025年以来净买入超1300亿元,创近年来同期新高。同时,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纷纷看好中国资产,外资持续流入。
基金重仓股为何表现不佳?
尽管市场整体向好,但部分基金重仓股却未能充分参与这轮行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重仓股集中度问题:部分基金重仓股集中在特定板块,如科技股。虽然这些股票在短期内有不错表现,但随着市场风格切换,其表现可能不及市场整体。
资金流向变化:数据显示,本月以来已有超百亿元资金从港股ETF中净流出。部分资金选择落袋为安,导致相关重仓股承压。
市场风格切换:从科技股转向红利股。随着科技股快速上涨,部分资金开始转向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的央企红利板块,导致科技股资金面承压。
未来市场走势展望
展望后市,港股市场仍面临多重因素影响:
政策影响:海外流动性、地缘因素和中国经济预期将共同影响市场走势。美联储货币政策、中美关系进展以及中国经济复苏情况都需要密切关注。
市场情绪:经过快速上涨,市场积累了大量获利盘。2月13日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显示获利回吐压力较大。
资金布局:随着高股息红利资产受到青睐,相关ETF规模屡创新高。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为市场提供新的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均衡配置:在科技股和红利股之间进行均衡配置,以应对市场风格切换。
关注政策动向: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中美关系进展以及中国经济数据。
把握交易机会:利用市场波动进行波段操作,关注ETF资金流向带来的交易机会。
长期布局:对于看好中国长期发展的投资者,可关注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带来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