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管、超微创!国内这项领先胸外科技术吸引全球专家目光
不插管、超微创!国内这项领先胸外科技术吸引全球专家目光
“我真的没想到这么先进!”在观摩完一台单孔裸眼3D支气管重建手术后,德国美因茨大学胸科中心医生达沃尔连连发出赞叹。
5月23日,胸外科疑难病例全球MDT讨论大会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举行。在此前的四天时间里,来自德国、西班牙、日本、约旦、印度等国家的19位胸外科、麻醉科专家齐聚在此参加无管微创大师班学习交流。
历经30年的胸外科技术革新
在大会现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传统插管麻醉会对气管和声带造成机械损伤,患者的恢复时间延长,还可能引发并发症。无管技术不需要气管插管、胸引流管和导尿管,这种创新的方法现在已经应用在许多胸外科手术,进一步缩短手术周期,加速患者的恢复。
就在上个月,广医一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教授团队就成功完成全球首例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下的双肺移植手术。多学科团队将“无管”理念创新性地引入肺移植手术过程中,为患者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保护移植肺的功能,同时减少镇静镇痛药和肌松药,有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如今无管微创技术的成熟发展,是中国胸外科技术的革命性创新与突破,这实际上要从30年前说起。
1994年,中国开启了微创外科时代,何建行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始了胸外科腔镜手术。考虑到全身麻醉会增加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团队进一步思考,切口缩小了,那么麻醉范围能不能缩小?如果能进行“精准麻醉”,对患者将是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微创”。1996年,何建行团队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了肋间神经阻滞术下针型胸腔镜微创手术,无需气管插管全麻,由此开启了无管技术体系的发展之路。
何建行表示,精准麻醉大幅降低了术后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血栓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了并发症。如今无管技术迎来更新迭代,裸眼3D技术颠覆传统视觉限制,多视点显示屏精准揭示器官结构与病灶,医学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能使患者多维度获益。“目前,90%的手术是用微创完成。现在发展到无管微创,在未来同样90%需要手术的患者都可以用无管微创方法解决问题。”
让无管微创技术走向国际
用裸眼3D来取代传统的2D和3D胸腔镜,并使用裸眼多视点3D屏幕来帮助观察患者器官内的深层组织和病变……何建行团队2015年自主开发出全球第一台裸眼3D腔镜显示系统,已运用在胸外科、肝脏外科、肾脏病学等领域中,让医生在手术时操作起来更自然顺畅,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2023年起,由广医一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主办的无管微创沉浸式大师班已经举办14期活动,致力于把胸外科“无管”微创技术进行推广,让更多同行对“无管”技术、裸眼3D手术系统、单孔机器人手术系统、无痛无创定位技术等特色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身临其境的体验。
“无管技术不仅是在未来,它正在运用着,就在中国的广州。”在此次无管微创大师班上,单孔胸腔镜手术创始人、国际顶级胸外科专家迭戈·冈萨雷斯·里瓦斯观摩完何建行操刀的单孔裸眼3D支气管重建手术后同样倍感振奋。2014年,他就在西班牙运用无管技术开展首例手术,目前已在超过30个国家使用这项技术。
本次第15期“无管微创大师班”发布了面向全球招生通知后,19位外国专家专程来到广州,参加了5月20日-23日的线下学习班,还有5位国外专家通过线上参与疑难病例讨论。
“为了让学员有更加真实的切身体验,我们此次课程围绕无管微创技术,以为患者带来快速康复为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包括胸外科疑难病例全球MDT、手术机器人实验以及无管微创沉浸式手术观摩,为参与的国外学员提供了胸心外科领域的学术大餐。”何建行教授还透露,目前无管技术已被纳入哈佛医学院的麻醉学教材。得益于国家先进科技的发展,无管微创技术将为全球肺肿瘤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中国方案,为推动胸外科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