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歌曲与传统戏曲的跨界合作:创新传承的新路径
古风歌曲与传统戏曲的跨界合作:创新传承的新路径
近年来,古风歌曲与传统戏曲的跨界合作成为文化领域的一股新潮流。这种创新性的艺术融合,不仅为传统戏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古风歌曲增添了独特的韵味,更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喜爱传统文化。
古风歌曲:传统文化的新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得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加深。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体裁的文艺作品和节目,从《唐宫夜宴》的火爆,到舞蹈《只此青绿》《千里江山图》的“出圈”,从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映,到央视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的流行,文艺界刮起一股“国潮风”。这些文艺作品和节目,带领观众领略古典文化之美,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深层价值,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
古风歌曲作为这股“国潮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古词新唱,对古诗词进行重新编曲,如《经典咏流传》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采取这种方式,再如歌曲《知否知否》《月满西楼》等;二是从古诗词、典故中提取意象进行创作,如较早的歌曲《涛声依旧》;三是古曲新弹,对古典韵律进行重新编配或填词,如经典名曲《渔舟唱晚》。
传统戏曲:在创新中寻找新出路
然而,与古风歌曲的蓬勃发展形成对比的是,传统戏曲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据2017年底文化部发布的普查成果显示,截至2015年8月31日,全国参加本次普查的戏曲演出团体共有10278个,其中国办团体1524个、民营团体(含民间班社)8754个。348个剧种中,共241个剧种拥有国办团体,其中120个剧种仅有1个国办团体;共107个剧种无国办团体,仅有民营团体或民间班社,其中70个剧种仅有民间班社。
这些数据反映出传统戏曲在宣传、推广和教育方面的力度不小,相关机构也积极举办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但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传统的戏曲演出形式在这种变革面前显得相对滞后。戏曲艺术发展与其他众多非遗艺术一样,都面临着受众老龄化、青年受众稀少、表演形式守旧、传播传承困难等问题。
跨界合作: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面对这样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尝试跨界合作,将戏曲元素融入现代音乐,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
越剧演员陈丽君的跨界尝试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在东方卫视《我们的歌》金曲季节目中,她与流行歌手刘宇宁合作,全新改编古风歌曲《寻一个你》。节目中,两人用一把扇子的传递演出了道不尽的缱绻深情,古风歌词与戏腔的碰撞惊艳全场。陈丽君表示:“我希望多展示传统文化,将越剧元素融入流行音乐。”
这已经不是陈丽君第一次参加音综节目。此前她参加《浪姐》时,便以一首《天命》融合戏曲唱腔与舞剑表演,让观众看到“台下十年功”并非虚假。很多观众赞叹道:“当专业戏曲演员站上流行音乐舞台,简直是降维打击。”也有观众曾质疑越剧演员如此跨界属于“不务正业”,对此陈丽君回应:“要让更多人喜欢并爱上戏曲,抓住现代人的目光很重要。越剧需要年轻的传承人,更需要年轻的观众。要拉近戏曲和当下年轻人的距离,需要不断地去尝试变换新形式。”
事实上,自从《我们的歌》开播后,以“听世界的声音,唱我们的歌”为主题,打破原有赛制,邀请到跨地域、跨代际、跨民族、跨风格的歌手进行多样组合,花式演绎时代金曲。节目中,除了陈丽君之外,还有很多歌手也勇敢走出舒适圈,勇于挑战自己。比如张清芳与戴佩妮双向奔赴,合唱张清芳的代表作《大雨的夜里》,对戴佩妮来说,为张清芳唱和声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她需要在原调的基础上再高三度,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对此戴佩妮没有犹豫,迎难而上。毛不易在本期节目中也勇于突破自我,一向内敛的他彻底打开自己“拥抱”舞蹈,跻身“唱跳歌手”行列,跟着大张伟学跳《晒share》里的动作,他和观众都意犹未尽……
创新传承: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这种跨界合作的意义远不止于艺术形式的创新。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复兴。通过将戏曲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不仅让传统戏曲获得了新的传播渠道,也让年轻一代开始关注并喜爱上这门古老的艺术。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传播与文化自信的日益提升,戏曲与流行音乐融合的作品受到广大青年群体的追捧与喜爱,曲目量也大幅增长,不断有戏腔歌曲爆火网络。2022年戏歌《武家坡2021》成为热门歌曲,“啊~我的妻~王氏宝钏~”在众多年轻人中传唱。这首融合传统戏曲《武家坡》与日本流行音乐的作品,虽然出现了支持与批评两种态度,但是网络热度却持续走高:截至2023年12月30日,仅抖音平台播放量就达到27.6亿次。近三年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等主要音乐平台上,国风音乐歌单成为播放量极高的门类,其中60%为戏腔音乐,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这些作品对戏曲在新时代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为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创新性继承提供了良好范本。传统戏曲的艺术美通过守正创新的方式被继承、被学习,从而拥有更强的传播效应,焕发出全新的艺术生命力。而这些作品给新一代中国青年人带来的文化觉醒、文化自信及文化输出,这是当下新时代文艺所需的。
展望未来:跨界合作的广阔前景
古风歌曲与传统戏曲的跨界合作,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创新,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机遇。通过这种合作,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也看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这种融合不仅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生,也让古风歌曲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种跨界合作将会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作品,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