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理古城探秘:郭沫若亲笔题字的文化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理古城探秘:郭沫若亲笔题字的文化之旅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252408489_185829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7%90%86%E5%8F%A4%E5%9F%8E/1874828
3.
http://yn.people.com.cn/n2/2024/0311/c378439-40770922.html
4.
https://www.sohu.com/a/162721411_99964370
5.
https://www.sohu.com/a/201121640_99968459
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1941576594900420
7.
http://m.wenlvnews.com/p/636978.html
8.
http://www.meetingdali.com/view-36.html
9.
http://www.daliwenlv.com/p/4680.html

1961年,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游览大理时,被这座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吸引,欣然提笔在城楼门洞正上方题写了“大理”二字。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不仅为大理古城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更成为了这座千年古城的重要文化符号。

01

千年古城的历史沿革

大理古城,又名叶榆城、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在此筑羊苴咩城作为新都,奠定了大理作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进一步巩固了大理在西南地区的重要地位。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并开始修建新的府城,即今日所见的大理古城。古城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楼采用重檐歇山顶建筑风格,是古代殿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02

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

大理古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城内分布着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一处都承载着大理厚重的历史记忆。

南城楼,又称双鹤楼或承恩楼,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

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

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

西云书院位于大理市古城片区城内,大理市第一中学内。书院建于清代,原为杨玉科私人府第。《西云书院》既是历史悠久的学府,又是典型的大理古建筑,对研究大理教育史、清末历史、古建园林具有重要的价值。

大理古城天主教堂是辐射滇西教区的中心教堂。教堂由巴黎外方传教会法人牧师严美璋(中国名)于1927~1932年建盖。教堂坐东朝西,由大门、通道、二门和礼拜堂组成。主体建筑为台梁式结构,外面双层皆偷心,顶施彩绘藻井,大门斗拱挑檐歇山顶,二门与教堂相连。堂前

这些文物古迹不仅展现了大理古城的历史风貌,更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从南诏国时期的建筑遗迹,到明清时期的书院庙宇,再到近代的天主教堂,每一处都凝聚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华。

03

白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大理古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白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城内的白族民居建筑,以其独特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布局闻名于世。这些民居不仅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智慧,更承载着他们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走在大理古城的街巷中,随处可见白族三道茶的茶馆、扎染工坊和民族服饰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为古城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更让游客得以近距离感受白族文化的魅力。

04

保护与发展的新篇

近年来,大理古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新修订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为古城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古城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品质持续提升,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示范区等。

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大理古城正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通过恢复街区风貌、活化传统院落、打造特色博物馆群等方式,古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大理古城还注重引入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让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郭沫若先生的题字,不仅是对大理古城历史价值的认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今天,当我们再次站在大理古城的城楼下,仰望那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时,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这座千年古城的脉搏与呼吸。大理古城,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古城,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