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选手教你如何练就完美音准
《中国好声音》选手教你如何练就完美音准
最近,《中国好声音》再次成为热议焦点,不少观众对参赛选手们的高超音准赞叹不已。其实,想要拥有完美的音准并非遥不可及。通过基础准备、听觉训练、技巧训练以及实践应用,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专业选手的音准秘诀
《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选手们展现出的惊人音准让人惊叹。比如李维真用原生态嗓音和摇滚风格完美演绎《在那遥远的地方》,张玮挑战黄龄的超难经典歌曲,高音甚至可以飚过帕瓦罗蒂。这些令人惊艳的表现背后,是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不懈的努力。
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主任韩丽艳表示,好声音的评价属于艺术范畴,但还是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从医学的角度,声带光滑、没有充血或水肿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孙东方则认为,好的声音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 音准必须达到,且声音圆润、通畅、嘹亮
- 音域宽广,高音上得去、低音下得来
- 高音要轻、低音要实,假声要好,真假声能自如转换
- 声音的耐受性要强,不会轻易唱哑
音准训练的具体方法
想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需要系统的训练。以下是一些专业的音准训练方法:
听觉训练
音阶练习:从简单的C大调音阶开始,逐步扩展到其他调性。每天坚持练习,直到能够准确唱出每个音阶。
音程模唱:先从纯一度、纯八度开始,然后逐步练习纯四度、纯五度,再到大小三度、大小六度等。每次练习时,先听钢琴弹奏,再尝试模唱。
和弦识别:听辨三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和七和弦,提高对和声的感知能力。
发声练习
呼吸控制:学会用“丹田之气”唱歌,而不是仅仅依靠喉咙发力。练习时,可以平躺下来感受腹部的起伏,找到正确的呼吸方式。
喉头位置:保持喉头自然下沉,避免过度紧张。可以通过“半打哈欠”的状态来放松喉咙。
共鸣训练:学会利用胸腔、口腔和鼻腔的共鸣,让声音更加丰满。练习时,可以想象声音是从眉心发出的。
普通人如何提高音准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提高音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利用科技工具
音准检测APP:如SingTrue、Perfect Piano等,可以实时显示你的音高,帮助你及时纠正错误。
节拍器和节奏游戏:如Rhythm Cat、Beat Saber等,可以帮助你培养节奏感,这对于保持音准非常重要。
日常生活中的练习
听环境音打拍子:比如钟表的滴答声、汽车的转向灯,都可以作为练习节奏的工具。
电梯楼层提示音模唱: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练习音准。
用厨房定时器创作节奏loop:让节奏训练变得有趣。
避免常见错误
不要过度用力:很多初学者会不自觉地用力过猛,这反而会影响音准。要学会用“巧劲”,而不是“蛮力”。
注意身体放松:紧张会影响声音的流畅度,练习时要保持身体放松,特别是颈部和喉咙。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每天坚持练习,但每次不要超过30分钟,避免声带过度疲劳。
实战应用与效果预期
理论学习和日常练习最终要落实到实际演唱中。你可以从简单的歌曲开始,逐步挑战更难的作品。在练习时,建议使用录音设备录下自己的声音,对比原唱找出差距。
效果预期:每天坚持35分钟,2周后音准误差可控制在±15音分内,节奏偏差减少50%。注意训练时保持下颌放松(可含温水软木塞练习),避免颈部肌肉代偿影响音准。
最后,想要拥有完美的音准,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练习。正如《中国好声音》的选手们一样,没有一个好声音是“随随便便”铸就的。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音准能力。相信你也能成为下一个音准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