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周仲瑛教授揭秘:古中医诊断神器大起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周仲瑛教授揭秘:古中医诊断神器大起底!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3EEL0VP05340LX1.html
2.
https://sg.world.taobao.com/item/698896731105.htm
3.
https://m.ispace.qq.com/read/1050490888/15
4.
https://pix.qq.com/read/1050490888/15
5.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6866308
6.
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511105.html
7.
https://www.zysj.com.cn/mingyi/zhouzhongying/1103-3-1.html
8.
https://www.med66.com/new/40a185aa2009/2009929zhangy115541.shtml
9.
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495763.html
10.
https://www.tcmbe.com/threads/17766/
11.
https://m.med126.com/tcm/2014/20140204183008_761653.shtml
12.
http://www.zysj.com.cn/mingyi/zhouzhongying/1103-3-1.html

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被确定为我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药项目中中医诊法的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中医界的泰斗,周老分享了他在中医诊断方面的独特经验和技巧。从新手上路时的重问轻望到后来的先望后问,甚至完全依靠望诊就能判断病情,周老强调了望诊的重要性。他指出,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往往能更真实地了解病情,而不仅仅是依赖病人提供的信息。此外,他还提到了“以神会神”的重要性,即医生要善于捕捉病人的眼神,直透身心,从而获得最真实的病情信息。这些独特的诊断技巧不仅体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

01

望诊:中医诊断的“神技”

周仲瑛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望诊是中医诊断中最具价值的技巧之一。他指出,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往往能在第一眼就判断出病人的病情轻重、寒热虚实。这是因为病人的神色形态往往难以造假,而这些信息恰恰是最真实的病情反映。

“以神会神”:直透病人内心

在望诊中,周老特别强调“以神会神”的重要性。这一理念源自清代石寿棠的《医原·望神须察神气论》,强调医生要用自己的神去察病人的神,通过眼神的交流直透病人内心。周老认为,这种能力需要在临床和生活实践中不断训练才能获得,是中医望诊的重要技巧之一。

面色诊断:五色诊的现代应用

周老在临床中善于运用“五色诊”,即通过观察面部的赤、青、黄、白、黑五种色泽来判断病情。他认为,面部色泽的变化能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例如,面见赤色,属实者为面目红赤,属虚者两颧潮红;面见青色,属寒者面色青苍,属热者面色青赤。这些观察有助于进一步联系八纲辨证,掌握病变的不同性质。

舌诊:五脏病变的直观反映

舌诊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老指出,通过观察舌质、舌苔、形态及其润燥,可以直觉观察到病变所属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盈亏,病邪的性质及浅深。例如,舌质淡红为平人,淡白为气血亏虚,红绛为热盛伤阴,青紫为血瘀。苔色有白、黄、灰黑之分,不同的舌苔颜色和质地能反映不同的病理状态。

02

四诊合参:中医诊断的完整体系

虽然周老强调望诊的重要性,但他也指出,中医诊断需要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四诊的综合运用。

闻诊:听声音嗅气味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通过听取病人的语声、呼吸、咳嗽等声音,可以判断病情的虚实。例如,语声嘶哑多为实证,郑声、独语多属心气大伤。嗅气味则能帮助判断病情的寒热,如口出酸腐臭气为胃肠积滞,温热病口臭喷人或汗气臭秽为疫毒炽盛。

问诊:重点询问而非面面俱到

周老认为,问诊不应面面俱到,而应抓住重点。他指出,病人的感受因人而异,同一症状的叙述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问诊需要有针对性,重点询问与病情密切相关的信息。

切诊:脉诊与触诊的结合

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周老虽然没有详细阐述脉诊的特点,但他强调脉诊需要与望、闻、问三诊相结合,才能全面了解病情。触诊则包括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等,通过触觉感知病人的身体状况。

03

从理论到实践:周仲瑛的临床经验

周仲瑛教授在70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经验。他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医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才能将理论转化为实用的诊疗技能。

周老还特别强调了医生的自我要求和学习态度。他提出了“不是中医不行,而是我不行”的自我要求,鼓励医生不断学习、钻研医术,遇到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时,要反思自己的辨证和用药是否得当,而不是简单归咎于“病人病太重”。

周仲瑛教授的诊断经验和技巧,不仅体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综合运用,中医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病情,为病人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这种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正是中医的独特魅力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