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一所具有热带特色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海南大学:一所具有热带特色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海南大学是一所具有热带特色的综合性重点大学,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于海南省海口市,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财政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海南大学校园风光
历史沿革
海南大学是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为了打破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对中国天然橡胶的封锁,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经中央批准创办的,也是以橡胶等热带作物为主攻方向的特色高校。学校在建校初期就冲破了国际上认定的北纬15°以北不能种植橡胶的“植胶禁区”,创造了北纬18—24°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的神话,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维度最北范围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的国家。
原海南大学成立于1983年,由海南师范专科学校、海南医学专科学校和海南农学院合并而成。学校在成立之初就设立了师范部、医学部和农学部,为海南的教育、医疗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8月,教育部同意海南大学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海南大学。201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做出“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同年,海南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
海南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启动仪式
办学条件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海甸校区、儋州校区、观澜湖校区、崖州湾科教园、城西科教园,占地面积6192亩,校舍面积164万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9个、书院16个,开办本科专业76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4个;有教职工5000余人,专任教师2915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5万人,其中本科生32763人,硕士生10293人,博士生1447人;馆藏纸质图书341.89万册。
学术研究
截至2024年8月,学校有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农业农村部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观测研究站1个、海南省重点实验室16个、海南省院士工作站14个、院士团队创新中心30个、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1个、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0个、海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海南省海智计划工作站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个、文化和旅游研究研究机构1个、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1个、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新型智库2个、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个、中共海南省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共建研究中心1个、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共建研究基地1个、中共海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共建研究基地1个、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共建研究机构1个、美国UC Davis分校共建研究中心1个、校级科研机构2个。
校园文化
海南大学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包括校训、校风、校歌等精神文化,以及各类学生社团和学生活动。其中,校训“海纳百川,大道致远”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校风“自强敬业,厚德弘毅”则体现了学校对师生的期望和要求。学校还设有青年法学社与法律援助社、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丹心”校史研究社等学生社团,以及“民族团结花盛开,同心共建石榴籽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校园体育文化节、“海大畊宏喊你来跳操”活动等学生活动。
海南大学校园夜景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6月,海南大学占地面积6192亩,有海甸校区、儋州校区、观澜湖校区、崖州湾科教园、城西科教园,分布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地。
海甸校区位于海口市海甸岛上,为海南大学主校区。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校园面积约336.66万平方米,校园内标志性建筑有钟楼、文化柱、校训石、孔子像、社科群楼、农科群楼,东坡像、东坡亭等,海甸校区与城西基础教学部之间学校安排了校园教职工通勤车定时往返。学校东门、新北门、老南门都有公交车直达到市区各地。
儋州校区位于海南岛的西部,地处环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域。截至2024年6月,校区占地面积1708.75亩,有应用科技学院、林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热带作物学院、园艺学院、农业农村学院等六个学院,设有丹心书院、檀雅书院,教职工400余人,专任教师170余人,招生专业13个,全日制在校生5300余人。校区校区建有体育馆、标准化田径运动场、各种球类运动场、大学生活动中心、预约自习室、东坡书屋、标准化学生公寓、学生食堂、超市及校医院。
观澜湖校区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羊山大道52号,毗邻海口观澜湖旅游度假区,是海南省重点(重大)项目。截至2023年9月,校区总用地面积约675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7亿元,共分为三期建设,整体预计于2025年底全面建成。校区内有国际商学院2023级新生入驻,旅游学院、国际旅游学院、今朝书院也整体搬迁至该校区。
城西基础教学部地处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苍峄路4号,距海甸校区(校本部)约10千米。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院区紧连一体。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城西基础教学部有土地139.66亩,房屋建筑共有4.02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3.5万平方米,校内教学实验基地10亩,海甸校区与城西基础教学部之间学校安排了校园教职工通勤车定时往返。校区东门外有公交车直达市内。
所获荣誉
海南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获中国首届优秀教材奖二等奖1项。2023年1月,学校获得2022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优秀组织奖。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校友情况
海南大学校友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包括海南省政协委员王喜雅、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马雪涛、电影编剧、导演、监制郭帆、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全球新闻官鲁斯兰、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罗金仁、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田洪池、金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红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农业专员/二等秘书顾文亮、黄冈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玺玮、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治礼等。
海南大学以其独特的热带特色和国际化视野,为海南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