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医大师张志远:中医各家学说研究的集大成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医大师张志远:中医各家学说研究的集大成者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dayi.org.cn/doctor/1126662

张志远,国医大师,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在中医各家学说、《周易》与医学关系、"玄府"学说和风药理论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概述

张志远,男,汉族,山东省德州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就职于山东中医进修学校、山东中医学院。国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工作经历

1957年始先后在山东中医进修学校、山东中医学院执教。

研究成果

  1. “扁鹊论”论文评为全省第二届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
  2. “从《千金方》探讨孙思邈养生学思想”获国际优秀论文奖。
  3. 《与中医学》获国际优秀论文奖。

荣誉称号

国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学术兼职

曾任:

  • 山东中医基础学会副主任
  • 山东中医学会顾问
  • 山东省卫生厅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
  • 环鼎出版社“四十载良方荟萃编录委员会”总
  • 全国中医各家学说研究会顾问
  • 中国药用生物保育协会研究顾问

出版著作

主编《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妇科学》、《医林人物评传》、《医林人物故事》、《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空谷足音录》、《诊余偶及》、《蒲甘札记》等。

主要论文

  1. 张志远.儿科四证治验[J].辽宁中医杂志,1995(01):14.
  2. 张志远.临证拾萃[J].辽宁中医杂志,1994(11):498.
  3. 张志远.常见癌症与中药调治[J].辽宁中医杂志,1994(06):248-250.
  4. 张志远.读《易》释医二则[J].辽宁中医杂志,1994(05):208-209.
  5. 张志远,刘桂荣.《传忠录》评要[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02):4-7.
  6. 张志远.治病重在灵活[J].辽宁中医杂志,1994(04):161.
  7. 张志远.诊余漫录用药撷菁[J].辽宁中医杂志,1993(10):33-35.
  8. 张志远.析《周易》与辨证论治[J].辽宁中医杂志,1993(08):17-19.
  9. 张志远.论医《易》相通[J].辽宁中医杂志,1993(05):22-24.
  10. 张志远.论李时珍的治学特色[J].山西中医,1993(01):4-6.

传承图谱

张志远→冯维华、刘庚祥、王振国、杨俊杰、马正业、赵含森、刘桂荣、闫兆君。

学术思想

  1. 提倡“医易相关”

他认为,《周易》乃“群经之首”,其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过重大影响。

  1. 研究各家重源流

各家学说虽重在研究医家,但不能孤立看待;当然,亦不可专主学派。正确的方法应是考证人物、辨析学术渊源、提炼学术思想并举,以便全面掌握。对每位医家,应按其师承、私塾关系、学术倾向、临证特点来划分流派,归于系统;同时,也不拘于流派,而应突出医家各自的特点,否则,就会以偏概全。

  1. 发挥“玄府”学说

对临床治疗中、耳聋等病具有启发意义。

  1. 阐发风药理论

对风药的涵义、性味、归经、润燥及其作用等均有独到建树。

  1. 辨证内容与方法的研究

①辨人体—健康差异;②辨环境—季节地区;③辨病因—邪气影响;④辨部位—发病界域;⑤辨症状—以证探因;⑥时间辨证。这些理论和经验均完善了传统辨证论治体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