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多种玄学骗局:放长线,钓大鱼
警惕多种玄学骗局:放长线,钓大鱼
近年来,通过玄学机构进行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从香港陪读妈妈被骗案,到各类佛堂、福堂等玄学机构的骗局,骗子们往往采用"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通过长时间的情感经营和心理操控,最终骗取受害者大量资金。本文将揭示这些骗局的具体手法,帮助读者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之前曾有新闻报道,一些陪读妈妈在香港遭遇了诈骗。这些妈妈们为了照顾在港读书的孩子,纷纷从内地来到香港,成为陪读一族。这些家庭往往经济条件优越,妻子们手中握有一定的积蓄。然而,一些骗子却利用她们初到香港的孤独感,通过日常交往、购物和邀请到家中等方式,逐步建立信任并摸清家庭底细。在长时间的耐心经营下,当双方关系达到"至交好友"的级别时,骗子便会以项目资金需求或投资机会为借口,诱骗陪读妈妈们投入大量资金。最终,这些妈妈们往往血本无归,甚至不惜贷款投资。
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骗术并不罕见。除了陪读妈妈群体,还有许多人因同事朋友介绍而接触某些佛堂、福堂等玄学机构。在这些机构中,所谓的"老师"和"师兄弟姐妹"会通过一系列手段拉近关系,逐步了解个人隐私和财务状况。然而,这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一旦骗子觉得时机成熟,便会锁定目标进行重点"培育",以期在收网时获得最大回报。
有的师父会暗示信徒频繁来访,甚至每天或每周都要来一次,不来也要通过电话或微信保持联系。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在信徒心中不断强化与师父和场所的联系,以免断绝联系。
在处理香火钱或捐款时,这些师父通常不会强迫信徒,而是采取随喜的方式。无论信徒给予多少,他们都会平静地接受,表现出一种不贪钱财的形象。然而,香火钱实际上代表着信徒的投入和偏好。即便是微薄的捐助,也传达了信徒愿意为这个地方付出的心意。
师父们会巧妙地将供奉香火与积累福报联系在一起,给信徒灌输"去了就会积福,不去就是造业"的思想,从而让信徒形成一种遇到困难就求助于师父的心理依赖。
只要信徒与这些场所和群体保持联系,骗子们迟早会找到他们脆弱无助、运势低迷的时刻,然后逐步引导他们陷入圈套。例如,当信徒与丈夫吵架或面临离婚等困境时,师父和师兄弟姐妹会趁机给予安慰和陪伴,从而加深信徒的感激和依赖之情。随后,某位师兄弟姐妹会"无意间"透露福堂(佛堂/公司/道观)近期面临的困境或投资机会,诱导信徒投入大量资金。
对于那些被忽悠得失去理智的信徒,他们可能会一次性拿出数百万资金。这样的沉没成本让他们更加难以割舍与这些场所的联系。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和心态平衡,他们不得不不断强化自己对师父和场所的忠诚感。
当然,也有一些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拒绝投入过多资金。然而,他们可能会面临师父们的软磨硬泡和道德施压,最终不得不妥协拿出资金。
还有一些人试图断绝与这些场所的联系,但他们发现只要产生这样的念头,就会连续几天梦到师父。梦境中往往充斥着师父与自己深厚的缘分和恩德,这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心理依赖。
除了梦境之外,现实层面也可能出现"提示"或"威胁"。有些人只要决定不去师父那里就会开始遭遇头疼、倒霉或破财等不幸事件,脑海中还会浮现出荒谬的念头,如"护法神要惩罚你"等。这些现实层面的威胁让一些人不得不继续留在这些场所中。
这些骗子并不急于求成,他们会在前期投入大量情感来拉拢你,但你绝不能因此就掉以轻心,更不要因为自己经济拮据就认为不会成为骗子的目标。记住,骗子真正感兴趣的不是你一次性几千或上万的贡献,而是希望你能够长期持续投入,逐步深陷其中,最终某一天被彻底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