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多人不买“省油的混动车”,反而喜欢增程?看完你就懂了
为何很多人不买“省油的混动车”,反而喜欢增程?看完你就懂了
近年来,汽车市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再选择省油的混动车,而是开始青睐增程车型。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将从技术、消费者信赖度和国家政策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是因为技术方向不同。混动汽车是由“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的车辆,是一辆名副其实的混动汽车。在城市里,它更多依靠电机行驶,特别在“车辆起步”和“低速行驶”时主要用电;而进入“高速区间”后,汽油发动机则会介入,提供更多的动力。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在不同驾驶环境下,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燃油效率,减少使用成本。
增程式汽车则没有这么复杂的考量。它们配备了较大容量的电池,能够实现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简单来说,增程式汽车的本质就是纯电汽车。只有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增程器才会开始发电,去驱动电机带动车轮运转。说白了,它考虑的是“能用电就绝不用油”,以维持最大的经济性。
也是因为这样的差异,所以大家会更喜欢增程式汽车。说白了就是,“你油耗再低,也比不上我只用电的成本。”至于上了高速更省油,这点并不重要——因为谁没事天天跑高速呢?
其次,消费者的信赖度不同。尽管混动汽车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但实话实说,消费者对其可靠性仍有疑虑。毕竟,混动车需要同时维护“燃油系统”和“电力系统”,维护成本更高。同时,“燃油系统”和“电力系统”协同工作机制复杂,总让人担心故障率。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会考虑这些潜在的问题。
相比之下,增程式汽车的设计更简单。大部分时间里,它们以纯电模式运行,只有在电量不足时,才使用增程器发电。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车辆的复杂性,还减少了需要维护的部件,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此外,增程式汽车的电池更大,电池使用寿命也会更长,这在使用过程中也更放心。
简单来说就是:混动车虽然更省油,但需要定期维护的项目较多,比如发动机、变速箱、排气系统等。而增程式汽车,除了电池和电机外,几乎没有其他需要频繁维护的部件。因此,考虑到维保成本、维修费用和概率,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增程车型。
最后,是国家的扶持力度不同。在政策层面,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很大,这点毋庸置疑。但不容忽视的,这种支持并不是平均的。说白了,增程式汽车因为纯电续航更长,排放更少,所以享受的政策优惠更多。比如,它往往能够享受更高的购车补贴,购置税减免。甚至在一些城市,还能享受“轻松上牌”、“没有限行”等多方面的便利。
而混动汽车,虽然也被视为节能环保的车型,但在政策的支持上,却没有那么优厚。很多地方的补贴政策,更倾向于“纯电动”和“增程式汽车”,混动汽车享受的补贴较少,甚至在一些地方完全没有补贴。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车辆上,会有更多的考量。
譬如我们生活在上海,前几年买一辆“增程式汽车”阻碍会很小,也不需要付出额外成本。但购买混动汽车则不同了,付出往往更多。
总而言之,增程式汽车凭借技术简单、维护省心和更多的政策支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虽然混动车省油,但“复杂的系统”和“更高的维护成本”让人望而却步,自然而然的就被前者超越了。
所以,当你下次选车时,不妨多看看增程式汽车——因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它的确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