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哪吒2》热映引发翻译热议:文化输出如何平衡创新与尊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哪吒2》热映引发翻译热议:文化输出如何平衡创新与尊重?

引用
小熊财经itbear
10
来源
1.
http://m.finance.itbear.com.cn/html/2025-02/146429.html
2.
https://www.sohu.com/a/857789897_122222050
3.
https://theory.gmw.cn/2024-04/13/content_37261249.htm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1A022SN00
5.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2-11/doc-inekasqe3340515.shtml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08A04DVA00
7.
http://cj.sina.cn/articles/view/1726426884/m66e72f0403301i9g8?finpagefr=p_104
8.
https://hznews.hangzhou.com.cn/wenti/content/2025-02/12/content_8858175.htm
9.
http://cj.sina.cn/articles/view/2868676035/aafc85c302001dj52?finpagefr=p_104
10.
https://www.cssn.cn/mkszy/mkszy_pyxsd/202210/t20221028_5556737.shtml

“Quickly quickly biubiubiu”——最近,这串看似随意的音节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起因是有人声称,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的北美上映版本中,中国传统道教咒语“急急如律令”被翻译成了这串略显戏谑的词组。虽然这一说法很快被官方辟谣,但由此引发的关于传统文化翻译的讨论却持续发酵,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01

票房神话与文化输出

《哪吒2》自1月31日上映以来,几乎每天都在刷新票房纪录。截至2月13日,该片总票房已突破100亿元大关,不仅超越了《美国队长3》《速度与激情8》等多部好莱坞大片,更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五名。这部动画巨制的成功,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生机,更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以全新的方式走向世界舞台。

02

“急急如律令”的文化密码

“急急如律令”这句咒语源自中国道教文化,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公文用语,意为“立即执行命令,如同法律般不可违抗”。在道教仪式中,它常被用于符咒的末尾,以强调命令的权威性和执行的紧迫性。《哪吒2》中,这句咒语被太乙真人用来驱动法宝,既符合其道教神仙的身份,又增添了法术施放时的仪式感。

03

翻译的困境与创新

面对这样富含文化内涵的表达,翻译者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忠实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还是创造性的诠释其文化内涵?

直译派主张保留咒语的原汁原味,如“Swiftly, as decreed by celestial law”或“Hasten, by Heaven's command”。这类翻译虽然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权威性,但可能因过于严肃而失去口语化的生动感。

创意翻译则试图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增加趣味性。例如,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海外上映时,网友提出的“fast fast biu biu”就曾引发热议。这种翻译方式通过模拟法术效果的声音,既保持了咒语的神秘感,又增添了现代感。

音译方案则主张直接使用“Ji Ji Ru Lyu Ling”,类似于《狮子王》中的“Hakuna Matata”,通过文化输出让英语观众接受原声咒语。这种做法在《哈利·波特》系列中也有先例,如“阿瓦达索命”咒(Avada Kedavra)。

04

跨文化传播的智慧

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处理文化元素的翻译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正如学者余玉秀所言,跨文化翻译需要在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不仅要求翻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更需要他们对两种文化的背景、价值观和习俗有深入的理解。

在处理类似“急急如律令”这样的文化元素时,翻译者需要在保持文化特色和确保可理解性之间寻找平衡。过于直译可能会让外国观众感到困惑,而过度意译又可能失去原有的文化韵味。因此,最佳的翻译策略往往是结合多种方法,既保留文化特色,又能让目标语观众产生共鸣。

05

结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胜利,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缩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翻译和呈现文化元素,既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创新与尊重之间找到平衡,既要让外国观众理解,又要保持文化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