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大学最新研究:猫咪的呼噜声竟然不需要大脑控制?
维也纳大学最新研究:猫咪的呼噜声竟然不需要大脑控制?
喵~最近,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猫咪呼噜声的秘密!这个发现不仅推翻了之前的认知,还让我们对猫咪的了解更进了一步。
突破性发现:呼噜声不需要大脑控制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猫咪发出呼噜声需要通过喉部肌肉的周期性收缩和放松,类似于一种"主动控制"的过程。但维也纳大学嗓音科学家克里斯蒂安·赫布斯特(Christian T. Herbst)领导的最新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发现,猫咪的喉部可以在没有周期性神经输入的情况下发出呼噜声。这意味着,猫咪不需要大脑的持续控制,也不需要肌肉的周期性收缩,就能发出那种令人愉悦的低频声音。
独特的声带结构是关键
那么,猫咪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答案就在它们独特的声带结构中。解剖学研究显示,猫的声带中有一个特殊的"垫子",这个垫子由特殊的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
这个垫子的作用类似于人类发声时的"声带炸裂"音区。当我们用声带炸裂的方式说话时,会通过非常低的频率振动声带,产生低沉、嘶哑的声音。而猫咪的呼噜垫则让它们即使喉咙比人类短得多,也能发出低频的呼噜声。
实验验证:呼噜声可以"自动播放"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研究团队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从8只因绝症接受安乐死的家猫身上取出声带,并将它们捏合在一起,然后泵入温暖、湿润的空气。
结果令人惊喜:在没有任何主动神经控制或肌肉收缩的情况下,所有8个声带都能产生25-30赫兹的振动,这正是猫咪呼噜声的频率范围。这一发现表明,呼噜声可能是一种被动的空气动力学行为,在大脑发送初始信号后可以自动继续。
这一发现的意义
这一发现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猫咪的生理机制,还可能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打开新的大门。例如,科学家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呼噜声在猫咪健康和幸福中的作用,甚至开发模仿呼噜声的技术,用于治疗疼痛和焦虑。
不过,关于猫咪为什么会在高兴、紧张或受伤时发出呼噜声,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无论如何,现在我们知道,当猫咪在我们腿上打呼噜时,它们可能并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