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2个“地黄丸”的功效、临床应用和区别,辨证论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2个“地黄丸”的功效、临床应用和区别,辨证论治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9/15/84945945_1132621322.shtml

地黄丸是中医中常用的滋补肾阴的方剂,具有多种功效和临床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12种不同地黄丸的功效、临床应用和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地黄丸。

  1. 桂附地黄丸
  • 功效:温补肾阳。
  • 临床应用:适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腰膝冷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夜尿频多、畏寒肢冷等症状。
  • 区别:以温补肾阳为主,适用于阳虚证。
  1. 知柏地黄丸
  • 功效:滋阴降火。
  • 临床应用: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
  • 区别:着重于滋阴清热降火,清虚热作用较强。
  1. 杞菊地黄丸
  • 功效:滋肾养肝明目。
  • 临床应用:常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眩晕耳鸣、眼睛干涩、视物昏花等。
  • 区别:偏于滋补肝肾之阴,同时有明目的作用。
  1. 六味地黄丸
  • 功效:滋阴补肾。
  • 临床应用:用于肾阴亏损出现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
  • 区别: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滋补作用较为平和。
  1. 麦味地黄丸
  • 功效:滋肾养肺。
  • 临床应用:适用于肺肾阴亏导致的潮热盗汗、咽干咳嗽、眩晕耳鸣等。
  • 区别:在滋肾的基础上,增强了养肺阴的功效。
  1. 归芍地黄丸
  • 功效: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
  • 临床应用: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等。
  • 区别:增加了当归、白芍,补阴血的作用更显著。
  1. 明目地黄丸
  • 功效:滋肾,养肝,明目。
  •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眼部症状。
  • 区别:以明目为主要特点。
  1. 参麦地黄丸
  • 功效:养阴润肺。
  • 临床应用:用于肺肾两虚所致的咳嗽气喘、咽干口燥、潮热咯血等。
  • 区别:侧重于补肺肾之气阴。

  1. 明睛地黄丸
  • 功效:肝肾阴虚,明目。
  • 临床应用: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目涩羞明、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
  • 区别:在明目方面有一定作用,但与其他地黄丸相比,特色不十分突出。
  1. 清热地黄丸
  • 功效:清肝肺热,凉血止咳。
  • 临床应用:用于肺胃积热、肺经火旺引起的咳嗽吐血、鼻孔衄血、咽干口渴等。
  • 区别:以清热凉血为主,而非滋补。
  1. 补益地黄丸
  • 功效:滋阴补气,益肾填精。
  • 临床应用: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腰痛脚重、四肢浮肿、疲乏无力等。
  • 区别:注重脾肾双补。
  1. 复方首乌地黄丸
  • 功效:滋阴补肾,乌须黑发,壮筋骨。
  • 临床应用:常用于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
  • 区别:突出了乌须黑发的功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